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2 (1):  0-0. 
    摘要 ( 156 )   PDF(492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王育新, 王志勇, 王永功, 王慧明, 王丽珍, 田皞, 叶金海, 付坤, 阮敏, 孙长伏, 孙国文, 刘法昱, 许碧云, 后军, 刘冰, 刘亮, 陈永锋, 陈占伟, 肖灿, 李思毅, 李志勇, 李勇, 李楠, 张陈平, 张东升, 张胜, 张凯, 杨溪, 何巍, 苏彤, 季彤, 林李嵩, 罗瑞华, 赵志立, 胡勤刚, 唐瞻贵, 徐蔚嘉, 黄志权, 黄晓峰, 梁玉洁, 韩正学, 韩伟, 蒋灿华, 喻建军, 蔡志刚, 廖贵清, 廖圣恺, 蔡惠明, 魏建华
    2022 (1):  1-6.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1
    摘要 ( 579 )   PDF(847KB) ( 310 )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基于ICG增强的渗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的活体组织实时近红外显像技术,临床上可对实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差异显像,评估肿瘤范围及手术切缘。该荧光成像技术用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外科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适应证、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均缺乏相应规范。在前期开展的ICG近红外荧光成像辅助OSCC外科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基础上,经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共同商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形成ICG荧光成像技术在OSCC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期指导OSCC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述评
    婴幼儿血管瘤循证治疗现状
    郑家伟, 赵泽亮, 陈启铭
    2022 (1):  7-14.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2
    摘要 ( 251 )   PDF(1222KB) ( 278 )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主张早期予以干预,以减少并发症和对心理发育的负面影响。随着β受体阻滞剂的成功应用,治疗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治疗效果也随之提高。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概述了婴幼儿血管瘤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优缺点和选择依据,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数字化载葡萄糖酸氯己定PLA/nHA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张秀秀, 孙健, 李亚莉, 刘延山, 陈立强, 许尧祥, 徐泽先, 孟坤, 孙鸣, 周东阳, 徐典, 高小涵, 程立地
    2022 (1):  15-21.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3
    摘要 ( 304 )   PDF(1539KB) ( 166 )  
    目的: 探讨负载葡萄糖酸氯己定壳聚糖纳米球(CSn-CG)3D打印多孔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PLA/nHA)支架的理化性能、细胞相容性及抗菌活性。方法: 借助离子交联法,完成CSn(空白壳聚糖纳米球)与CSn-CG的制备,借助透射电镜(TEM)对纳米球形态进行观察。利用数字化设计3D打印技术,以PLA和nHA为原料,制备PLA/nHA支架。以浸泡法搭载CSn、CSn-CG,实验分为PLA/nHA组、PLA/nHA/CSn组、PLA/nHA/CSn-CG组3组。针对各组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分析。体外释放实验评估支架的缓释性能,CCK-8法评估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琼脂扩散法检测支架的抗菌效果。采用 SPSS 25.0 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Sn-CG为大小均匀的纳米球。SEM下发现, 各组支架均为三维网状结构,孔径规则。体外释放结果表明,CG能够自支架内低速缓慢释放,用时30 d。CCK-8结果显示,PLA/nHA/CSn-CG组可促进小鼠前体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PLA/nHA/CSn-CG组具有明显的抑菌圈。结论: 3D打印的PLA/nHA/CSn-CG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体外抗菌活性,为在组织工程骨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性bFGF对2型糖尿病大鼠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王慧丽, 谢冰, 魏育红
    2022 (1):  22-2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4
    摘要 ( 195 )   PDF(1113KB) ( 118 )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bFGF-T2DM组、氯化锂(LiCl)-T2DM组。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其余大鼠以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T2DM模型。建模后,于右侧胫骨近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bFGF-T2DM组在植入种植体前以重组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rbF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处理种植体表面,其余大鼠以安慰剂-PLGA微球处理。LiCl-T2DM组种植体植入后皮下注射LiCl 60 mg·kg-1·d-1,连续8周,其余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术后一般情况,记录随机血糖。术后8周,采用丽春红染色观察骨组织学形态,计算骨组织形态学参数。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成骨相关指标骨钙素(OCN)、I型胶原蛋白(Col-1)、核心结合因子2(Runx2)、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反式激活活性蛋白(c-myc)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注射STZ后1~8周,T2DM组、bFGF-T2DM组与LiCl-T2DM组随机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体植入8周后,丽春红染色显示T2DM组无骨-种植体接触;bFGF-T2DM组骨-种植体接触范围广泛,与对照组接近;LiCl-T2DM组部分区域无骨组织接触。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与LiCl-T2DM组骨-种植体接触率(BIC)、骨小梁容积率(TBV)、OCN、Col-1、Runx2蛋白相对表达量及T2DM组β-catenin、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LiCl-T2DM组β-catenin、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与bFGF-T2DM组BIC、TBV及OCN、Col-1、Runx2、β-catenin、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相比,bFGF-T2DM组与LiCl-T2DM组BIC、TBV及OCN、Col-1、Runx2、β-catenin、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bFGF-T2DM组相比,LiCl-T2DM组BIC、TBV与OCN、Col-1、Runx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β-catenin、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外源性bFGF能促进T2DM大鼠钛种植体骨组织愈合,促进骨形成;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鳞癌腮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李行, 许飞虎, 杨云博, 韩楠男, 阮敏
    2022 (1):  28-31.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5
    摘要 ( 1045 )   PDF(717KB) ( 152 )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腮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伴或不伴腮腺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原发肿瘤T分期(P=0.022)及颈部淋巴结状况(N分期,P=0.008)与腮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腮腺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且易发生包膜外侵犯(P<0.05)。腮腺淋巴结转移与口腔鳞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004),伴有腮腺淋巴结转移的牙龈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原发于舌部的鳞癌(P=0.0427)。结论: 腮腺淋巴结转移是口腔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较高的T分期及N分期是口腔鳞癌发生腮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外动脉分支远心残端动脉压测定及其逆行供血滋养游离皮瓣的可行性探讨
    陈传俊, 王祎, 项先旺, 李涛, 胡利国
    2022 (1):  32-36.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6
    摘要 ( 240 )   PDF(1214KB) ( 134 )  
    目的: 探讨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远心残端逆行供血滋养游离皮瓣的可行性。方法: 在颈外动脉分支血管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和颞浅动脉置管,连接压力传感器,采用飞利浦监护仪分别测定各分支血管的初始平均动脉压(MAP)和阻断血流后远心残端MAP,初始MAP与残端MAP之比为残端动脉压比值。以文献记载最先成功开展逆行供血模式游离皮瓣的下肢血管残端动脉压比值为参照,分析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远心残端动脉压比值及其驱动游离皮瓣循环的可靠性。结果: 本组颈外动脉各分支血管的远心残端动脉压比值均达到70%以上,大于文献记载的下肢血管的远心残端动脉压比值。结论: 颈外动脉分支血管阻断后,远心残端可维持足够残端动脉压,逆行供血滋养游离皮瓣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牵伸支具对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患者开口受限的作用评价
    范帅, 蔡斌, 何冬梅, 徐丽丽, 陆沈吉, 方仲毅
    2022 (1):  37-41.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7
    摘要 ( 355 )   PDF(1226KB) ( 134 )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行关节盘复位锚固术后,使用颞下颌关节牵伸支具治疗开口受限的疗效。方法: 选择67例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开口受限患者,其中支具牵伸组32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居家康复训练,支具组接受常规居家康复训练加颞下颌关节牵伸支具牵伸。评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的最大主动开口度、疼痛评分以及下颌功能受限评分(JFLS-8)。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最大开口度与下颌功能受限评分均显著改善。支具组最大主动开口度(36.7 mm)显著大于对照组(29.1 mm,P<0.05),支具组JFLS-8评分(7.3)显著低于对照组(11.2,P<0.05)。结论: 牵伸支具的使用对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患者开口度增加及功能改善有很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春期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与性别、颅面骨骼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盖云, 蒋芝月, 刘曙, 郑之峻
    2022 (1):  42-4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8
    摘要 ( 286 )   PDF(912KB) ( 96 )  
    目的: 分析青春期骨性错畸形患者髁突位置与性别及颅面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 使用正畸模拟治疗软件(Dolphin imaging 11.8)对391例15~16岁不同骨性错畸形患者的锥形束CT(CB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在髁突矢状面上对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测量并计算髁突相对位置。采用SPSS 23.0软件包分析不同性别、矢状骨面型和垂直骨面型髁突位置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关联性大小。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髁突位置在不同矢状骨面型和性别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发生髁突前移位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942倍(95%CI:1.166~3.236,P=0.011)。2个骨性指标中,右侧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越大,髁突越易后移,其OR值为1.032 (95%CI:1.000~1.066,P=0.048)。结论: 关节结节后斜面斜度可能与髁突后移位有关,女性髁突比男性更易前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6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单次大剂量快速输注血小板时机探讨
    胡光珍, 王新颖, 龚毓宾, 董长宪
    2022 (1):  48-51.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09
    摘要 ( 281 )   PDF(506KB) ( 110 )  
    目的: 探讨卡-梅现象(Kasabach-Merritt syndrome, KMP)患儿术前单次大剂量快速输注血小板的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河南省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疗中心2011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6例KMP患儿,探讨术前不同时段单次大剂量快速输注血小板对术前1 h血小板的影响。其中,术前12+~24 h输注血小板患儿30例,术前6~12 h输注血小板患儿36例,均采用大剂量快速血小板输注,1/2~2/3治疗量,2~3 h之内快速输完。观察2组术前不同时段输注血小板对术前1 h血小板的纠正效果。采用SPSS 21.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12 h组术前1 h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C)均在正常范围,甚至高于正常范围;12+~24 h组有4例术前1 h PLTC低于正常范围;比较2组术前1 h PLTC及凝血4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PL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输血前、后心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前6~12 h是KMP患儿术前大剂量快速血小板输注更安全、有效的时间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定位导板在辅助制备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的临床应用
    史伟红, 刘严, 阿曼妮萨罕·加帕尔, 阿依达娜·乌拉尔别克, 贺琦, 凌彬
    2022 (1):  52-5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0
    摘要 ( 249 )   PDF(1292KB) ( 226 )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定位穿支血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因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需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重建的患者20例。其中,实验组术前3D打印定位导板,术中定位穿支血管并辅助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n=8);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普勒超声定位穿支血管并辅助制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n=12)。比较2组在皮瓣制取时间、出血量、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下肢功能评定量表(LEFS)评分、穿支血管定位、有无术后皮瓣并发症的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瓣制取时间、出血量、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定位穿支血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瓣并发症、LE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的定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术中定位血管更准确,提高了手术效率以及患者对术后供区外形恢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效果比较
    王磊, 王周阳, 马春跃, 王良, 郭兵, 秦兴军
    2022 (1):  58-62.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1
    摘要 ( 493 )   PDF(1250KB) ( 229 )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开窗减压术对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预后的差异。方法: 选择93例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根据开窗减压术方式不同,分为囊壁去除组(51例)和囊壁保留组(42例)。比较术后1年剩余囊腔面积、体积及囊腔区域密度变化。结果采用Prism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年,囊壁去除组囊腔面积、囊腔体积、原囊腔区域HU值与对侧正常颌骨HU值的差异相对于囊壁保留组为非劣效。亚组分析显示,囊腔面积缩小90%所占比例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术后1年囊腔区域HU值的变化,囊壁去除组明显优于囊壁保留组。此外,囊壁去除组在不发生复发的前提下仅需要一次手术,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创伤和痛苦。结论: 囊壁去除比囊壁保留在大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开窗减压手术治疗中可能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膜保持器对改善58例种植修复体邻接触丧失的效果评价
    余姣, 朱晓密, 赵雅君
    2022 (1):  63-6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2
    摘要 ( 291 )   PDF(653KB) ( 123 )  
    目的: 探讨真空成型的压膜保持器(VFR)对改善种植修复体邻接触丧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湖北省中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接受后牙种植单冠修复(均采用Straumann种植体)患者58例。根据临床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分为2组,每组29例,合计116个种植单冠邻接面。实验组白天不配戴压膜保持器,夜间配戴;对照组白天夜间均不配戴。分别在冠修复后即刻,1、3、6与12个月检查种植牙及天然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松动度(M)、牙龈出血指数(BI),半定量测量牙邻面接触松紧度与金属纸层数,计算近中、远中邻接触丧失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时间延长,2组种植单冠近中与远中邻接触丧失率逐渐增加。对照组在随访12个月近中邻接触丧失率为62.06%,显著高于实验组的31.03%(P<0.05)。实验组在随访1、3与6个月的单冠近中邻接触丧失率分别为17.24%、20.68%、27.58%,对照组分别为20.68%、37.93%、48.27%(P>0.05)。2组在随访1、3、6与12个月的单冠远中邻接触丧失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2个月时,实验组近中邻接触丧失例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18例(P<0.05);而远中邻接触丧失的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配戴压膜保持器金属纸增加量2例(增加多余2张为标准),少于对照组的19例(P<0.05)。随访12个月时,近中邻接面松紧度拉力值主要以减低为主,近中邻接面未发生接触丧失,但其松紧度有所降低,不排除时间延长邻接面接触丧失。2组远中邻接面松紧度拉力值变化规律不明显。整个随访期内,2组种植牙与天然牙在PD、BI、M方面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无显著食物嵌塞主诉,对照组8例存在明显食物嵌塞,但可通过牙线清洁。结论: VFR可有效降低种植单冠近中邻接触丧失率,对种植单冠口腔卫生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颈肿瘤患者重症监护期间睡眠促进方案的构建与评价
    李燕, 黄瑶, 倪莹, 杨悦来, 殷琦
    2022 (1):  68-71.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3
    摘要 ( 243 )   PDF(538KB) ( 112 )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的头颈肿瘤重症监护(ICU)患者睡眠促进方案。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筛选最佳证据,结合临床情况,根据奥哈马干预系统,构建头颈肿瘤患者ICU睡眠促进方案;运用德尔菲法征询10名头颈肿瘤和ICU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纳入29项高质量证据,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治疗和程序、个案管理和监测4方面,构建头颈肿瘤患者ICU期间睡眠促进方案。结论: 该方案基于循证医学,构建过程严谨,结果可信,对头颈肿瘤患者在ICU期间的睡眠促进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127例药物性颌骨坏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经验总结
    胡龙威, 颜然, 文晋, 张陈平, 赵小妹, 李思毅
    2022 (1):  72-76.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4
    摘要 ( 318 )   PDF(555KB) ( 137 )  
    目的: 总结分析药物性颌骨坏死(MRONJ)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8年1月—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MRONJ患者共127例,按照2014年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制定的有关MRONJ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法,分析MRONJ发生的诱因,危险因素与好发部位,患者手术情况、效果及预后。结果: 127例患者中,93例(73.23%)发生于下颌骨,30例(23.62%)发生于上颌骨,4例(3.15%)上、下颌骨同时发生。MRONJ诱因中,98例(77.17%)因颌骨局部创伤(拔牙、种植牙、牙自行脱落)导致。MRONJ分期中,0期6例(4.72%),1期13例(10.24%),2期80例(62.99%),3期28例(22.05%)。MRONJ治疗方法,0期及1期患者均接受局部切除(骨髓炎刮治、死骨摘除、颌骨部分切除);2期71例接受局部切除,8例行颌骨节段切除,1例行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游离皮瓣重建修复;3期17例接受局部切除,9例行颌骨节段切除,2例行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游离皮瓣修复。MRONJ预后,0期及1期各3例复发,2期24例复发,3期11例复发。结论: MRONJ好发于下颌骨,拔牙是MRONJ发生最常见的诱因。MRONJ病情复杂,局部刮除容易复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辅助腮腺导管深部结石翻瓣取石术5例报道
    靳职雷, 刘伟军, 吴国荣, 周琴, 石欢
    2022 (1):  77-80.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5
    摘要 ( 708 )   PDF(724KB) ( 110 )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腮腺翻瓣取石术治疗腮腺导管深部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治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5例腮腺深部导管结石患者,术前CT平扫明确结石位于咬肌前缘后方的腺内段导管。患者于全麻下行腮腺翻瓣取石术,术中B超辅助定点后,设计耳后S形小切口。术中通过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暴露结石所在腺内导管,切开管壁,取出结石,严密缝合导管。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结石,术后1例患者出现腮腺导管阻塞症状,冲洗、扩张治疗后好转。未出现面神经损伤、涎瘘、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术前症状完全得到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超声辅助腮腺翻瓣取石术治疗腮腺导管深部结石成功率高,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新冠疫情对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杨溪, 房笑, 贺捷
    2022 (1):  81-8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6
    摘要 ( 251 )   PDF(904KB) ( 114 )  
    目的: 了解并比较口腔医学专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情况,分析在线教学的优势和挑战,为口腔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级和2018级7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在线学习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6.08%的同学因疫情防控原因首次接受在线教育;录播和录播+微信群答疑是任课老师多数采用的在线教学形式,分别占51.9%、35.44%;超过70%的同学认为线上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应对期末考试。普遍认为(84.28%),增加线上教学可以有效增进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的衔接,八年制同学对线上教学的接受程度优于五年制和留学生。结论: 线上教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维系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正确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录播、直播和微信答疑群三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可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外泌体miRNA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睿鹏, 陈云芳, 严洪海
    2022 (1):  88-92.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7
    摘要 ( 291 )   PDF(574KB) ( 203 )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级囊泡,在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号转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将其携带的脂质、蛋白质、核酸传递至受体细胞,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外泌体中重要的“货物”被转运至受体细胞,调控受体细胞信号通路,从而对疾病的进展起着调节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miRNA在牙周疾病、黏膜相关疾病、口腔癌等疾病中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口腔疾病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讨论外泌体mi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潜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解剖与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吴炯睿, 高益鸣
    2022 (1):  93-97.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8
    摘要 ( 496 )   PDF(535KB) ( 186 )  
    在上颌后牙区进行种植术时,常出现剩余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临床条件,上颌窦外提升术能够达到垂直骨重建的目的,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段。由于受上颌窦解剖结构变异的影响,如上颌窦黏膜增厚、上颌窦底壁骨隔存在、上颌窦动脉走行位于窦底或骨窗附近等,常导致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如上颌窦黏膜穿孔、术中出血、上颌窦炎、感染、植骨失败等。本文对与手术并发症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口腔乳头状唾液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韩林孜, 房义康, 禹雯怡, 王奇民, 童磊, 邱建忠, 袁荣涛
    2022 (1):  98-100.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19
    摘要 ( 553 )   PDF(819KB) ( 183 )  
    乳头状唾液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是一种无痛、乳头状外生性生长为特点的良性唾液腺肿瘤。在WHO最新的肿瘤分类中,SP被列为导管乳头状瘤。SP是一种罕见的唾液腺肿瘤,病变主要累及小唾液腺,以腭部最常见。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发生于下颌磨牙后区的乳头状唾液腺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槽骨牵引成骨治疗先天性双侧重度牙槽突裂1例报告
    陈佳怡, 孙仪庭, 刘加强
    2022 (1):  101-104.  doi: 10.19438/j.cjoms.2022.01.020
    摘要 ( 319 )   PDF(875KB) ( 112 )  
    牙槽突裂的常规治疗方法为髂骨骨松质植骨术。普遍认为,牙槽突裂隙较宽者,黏膜瓣转移、缝合及血运重建困难,植骨术成功率较低。牙槽骨牵引成骨能够有效关闭或缩窄较宽的牙槽突裂,提高植骨效果。本文报告1例牙槽骨牵引成骨治疗先天性双侧重度牙槽突裂病例,截骨线设置在裂隙近中,以种植钉和后牙作为支抗,皮链牵引骨块向后,在缩窄牙槽突裂的同时,上颌骨前突减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