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何悦, 陈珩, 安金刚, 郭玉兴, 潘剑, 田磊, 刘冰, 侯劲松, 李劲松, 蒋灿华, 李萌宇, 田臻, 许洁, 朱凌, 孙长伏, 郅克谦, 瞿晴, 宗春琳, 孙晶晶,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4): 313-325.   DOI: 10.19438/j.cjoms.2023.04.001
    摘要643)      PDF (2051KB)(906)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是一种因治疗全身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发生的颌骨坏死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咀嚼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骨外露等,严重者可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迄今为止,国内对于MRONJ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MRONJ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疗效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MRONJ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MRONJ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2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MRONJ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郑家伟, 王绪凯, 秦中平, 范新东, 李凯, 杨耀武, 霍然, 刘少华, 赵吉宏, 汪小勇, 周德凯, 刘学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4): 313-319.   DOI: 10.19438/j.cjoms.2022.04.001
    摘要871)      PDF (1061KB)(732)   
    自2008年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国内外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和发布了多个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基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血管瘤发病机制、普萘洛尔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有必要对专家共识进行更新,以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指导用药和管理,为临床上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科学规范。本更新主要是简化了临床检查、用药、监测流程,使之更具有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微创器械与微动力设备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李燕香, 闫利君, 凌小婉, 周文洁, 王跃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2): 191-196.   DOI: 10.19438/j.cjoms.2023.02.016
    摘要529)      PDF (914KB)(240)   
    牙拔除术是将无法再行使口腔功能的患牙予以拔除的一类手术,也是牙槽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之一。传统拔牙术使用牙挺、牙钳、骨凿等器械进行各类牙的拔除,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较大。近年来,微创拔牙的理念在临床上被广泛接受,材料的发展也促使拔牙器械愈加精细,微动力设备的使用更是大大提高拔牙的效率。拔牙技术和工具的进步都旨在最大程度地保存牙槽骨的完整,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本文从拔牙器械演变、微动力系统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两方面阐述微创拔牙技术的发展,为更多的医师了解和使用微创拔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骨质疏松对口腔种植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金夏悦, 顾迎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1): 81-86.   DOI: 10.19438/j.cjoms.2023.01.014
    摘要199)      PDF (700KB)(22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同时,伴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进行种植修复。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口腔种植修复的危险因素之一,对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生存率可能存在影响,且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不可避免地对种植体骨结合产生影响。本文就骨质疏松对口腔种植修复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舌根肿瘤,开放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
    席庆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6): 527-533.   DOI: 10.19438/j.cjoms.2022.06.002
    摘要403)      PDF (1307KB)(203)   
    舌根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肿瘤,因其解剖位置深在,治疗棘手,目前其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总结舌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舌根肿瘤的治疗方法,总结其优缺点,为舌根肿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头颈鳞癌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汪冲, 康馨丹, 王瑞, 吴亚平, 孙露露, 张志愿, 孙树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4): 328-333.   DOI: 10.19438/j.cjoms.2022.04.003
    摘要361)      PDF (2143KB)(201)   
    目的: 构建及鉴定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患者源性类器官(patient-derived organoid, PDO)模型。方法: 通过HNSCC样本分离肿瘤细胞,于基质胶中三维培养和传代,定时记录模型生长情况。利用H-E染色观察PDO模型与患者肿瘤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NSCC标志物CKH、P63、SMA和Ki67在两者间的表达情况,评估PDO模型与患者肿瘤组织间的符合程度。结果: 本研究建立3例能稳定传代的PDO模型,组织病理学及4个肿瘤标志物鉴定结果显示模型与患者组织间一致性较高。结论: 以HNSCC样本构建的PDO模型能够反映患者的组织形态学和生物标志物特征,可作为今后HNSCC研究中可靠的临床前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3D打印可分离式口腔支架在口腔癌放疗中的摆位准确性研究
    樊文慧, 劳峥, 石慧烽, 毕帆, 涂文勇, 胡海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5): 466-470.   DOI: 10.19438/j.cjoms.2022.05.009
    摘要373)      PDF (908KB)(190)   
    目的: 为口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个性化定制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评价其摆位精确度。方法: 选择20例口腔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和传统3D打印口腔支架进行固定,通过锥形束CT(CBCT) 获取患者治疗前(首次放疗)、中(第10次放疗)、后(第 20次放疗) X1、Y1、Z1 方向的平移和X2、Y2、Z2方向的旋转摆位误差,以及第三颈椎和下颌支的摆位误差,进行临床摆位误差评估。采用SPSS 2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1、Y1、Z1 方向平均平移误差分别为(0.120±0.083)、(0.180±0.250)、(0.170±0.150)cm和(0.081±0.084)、(0.047±0.059)、(0.046±0.036)cm,在Y1(t=2.4, P<0.05)、Z1(t=3.64, P<0.05)方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在X2、Y2、Z2平均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 1.04°±0.62°、1.26°±1.30°、0.65°±0.55°和0.67°±0.73°、0.54°±0.24°、0.45°±0.37°,在Y2(t=2.53, P<0.05)方向上具有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第三颈椎的位移量为(0.130±0.080)和(0.074±0.090)cm,在下颌支中点的位移量为(0.240±0.180)和(0.095±0.065)cm,具有统计学差异(t=2.99, P<0.05)。结论: 可分离式3D打印口腔支架相比传统3D打印口腔支架,能有效提高摆位精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具有促进成骨及抗菌双重作用的新型碳点的制备及在感染性骨缺损中的应用评价
    刘一戈, 王梓霖, 郭陟永, 吴昊, 汪文颖, 韩婧, 刘剑楠,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1): 11-18.   DOI: 10.19438/j.cjoms.2023.01.002
    摘要213)      PDF (2337KB)(189)   
    目的: 探讨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的新型碳点(carbon dots,CDots)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成骨分化、自噬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水热法制备CDots,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利用CCK-8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评价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细胞摄取情况。以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扫描电镜、平板菌落实验观察CDots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抑菌能力。采用Graph Pad Prism 9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ots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在330 nm处有紫外吸收峰;在405 nm激光激发下,CDots的PL发射峰集中在440 nm处。透射电镜观察到CDots平均直径约为12 nm。CCK-8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Dots生物相容性良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CDots可被BMSCs摄取。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CDots能使染色增加。CDots能使成骨相关基因OPN、OCN、BMP-2,以及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ATG-12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CDots能使细菌数量、菌落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以庆大霉素和叶酸作为原料制备的CDots生物相容性好,具有成骨抗菌双重作用,能促进BMSCs成骨分化,促进自噬水平升高,并且具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生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HPV相关口咽癌诊疗进展
    吴亚平, 高嘉敏, 孙树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6): 599-606.   DOI: 10.19438/j.cjoms.2022.06.015
    摘要402)      PDF (807KB)(175)   
    近年来,口咽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HPV感染是口咽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放化疗敏感和预后良好的特点,2017年AJCC和WHO分期中已将HPV相关口咽癌列为独立疾病。但目前临床上对HPV相关或非相关口咽鳞癌患者的治疗并无明显区别,因此,探寻更加适合HPV相关口咽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期HPV相关口咽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髁突软骨与骨髓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余也可, 丁若仪, 孙家莉, 张志愿, 何冬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4): 332-339.   DOI: 10.19438/j.cjoms.2023.04.003
    摘要209)      PDF (2829KB)(175)   
    目的:以单细胞分辨率解析髁突软骨及骨髓的细胞组成与功能,及其在异常咬合应力下导致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中的变化。方法:构建大鼠单侧反(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诱导的TMJOA模型。分离提取正常与UAC大鼠髁突软骨与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降维、分群、标志物分析,区分髁突细胞亚群组成。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明确细胞亚群功能变化。通过拟时序分析,探索细胞功能分化轨迹。通过细胞通讯预测,分析细胞间相互作用变化。结果:大鼠髁突的软骨细胞与骨髓免疫细胞分为9个亚群,在UAC中,软骨细胞减少、骨髓免疫细胞增加。髁突软骨细胞由6个功能群组成,其中具有前体细胞特征的D、F功能群可向其他细胞群分化。UAC中,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功能下降、衰老与炎症通路激活、细胞间相互作用下降;骨髓中,中性粒细胞趋化、脱颗粒功能上调,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激活,活化B细胞增加。结论:髁突软骨中存在不同软骨细胞亚群,异常咬合导致其数量变化、功能失调,同时引起骨髓免疫细胞功能激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micro-CT的下颌牙龈癌颌骨侵犯的影像学评估及分析
    王健, 张野, 侯承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1): 36-40.   DOI: 10.19438/j.cjoms.2023.01.006
    摘要250)      PDF (937KB)(168)   
    目的: 对下颌牙龈癌颌骨侵犯进行影像学评估及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择60例下颌牙龈癌手术患者,分析术前曲面体层片、平扫和增强CT,并对其中符合条件的30例手术标本进行micro-CT三维重建,分析骨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等相关参数。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影像学检查,曲面体层片、平扫及增强CT均有不足,micro-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区分骨松质及骨皮质,评估下颌骨侵犯的范围及程度,相应的数据参数分析癌边缘及癌中心与正常下颌骨组织的皮质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厚度显著变薄(P<0.05),松质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癌中心与正常下颌骨组织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0.05)。结论: 目前对于下颌牙龈癌的手术方案还存在争议,进一步提高CT检查精度,可能会为制定下颌牙龈癌手术方案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深度学习在牙颌面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陶乐然, 张容斌, 林郁欣, 凌宗翔, 程梦佳, 于洪波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4): 405-409.   DOI: 10.19438/j.cjoms.2022.04.016
    摘要384)      PDF (673KB)(166)   
    数字化技术为牙颌面畸形的诊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辅助方法,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的数字化正颌外科存在影像数据处理自动化不足,三维影像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提高效率、优化诊疗能力的迫切需求下,催生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辅助牙颌面畸形临床诊疗的研究,展现了深度学习在该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本文回顾深度学习-医学交叉研究发展历史,着重对深度学习在牙颌面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牙颌面畸形的智能化诊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柱状胶原蛋白海绵用于阻生牙拔除的效果及并发症风险分析
    王辰昕, 彭晶, 黄昕, 施乐, 戴小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2): 146-151.   DOI: 10.19438/j.cjoms.2023.02.008
    摘要443)      PDF (963KB)(163)   
    目的: 探讨柱状胶原蛋白海绵用于阻生牙拔除的效果及并发症风险。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实施阻生牙拔除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2组均行常规阻生牙拔除术,对照组在牙拔除后使用20 mL氯化钠溶液冲洗患处牙窝;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柱状胶原蛋白海绵置入拔牙创面内。比较两组出血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7 d肿胀程度、治疗前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术后并发症(开口受限、颌面部局部炎性硬结或淤青情况、感染、干槽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出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自发痛、吞咽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拔牙7 d后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PGE2、MPO、CGRP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PGE2、MPO、CGRP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柱状胶原蛋白海绵用于阻生牙拔除效果较好,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对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14例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顾雨薇, 王凤, 黄伟, 张志勇, 张陈平, 孙坚, 吴轶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5): 422-428.   DOI: 10.19438/j.cjoms.2022.05.002
    摘要184)      PDF (2039KB)(154)   
    目的: 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评估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5—2005年收治的14例患者47颗植入血管化髂骨的种植体进行随访,其中10例30颗种植体为下颌骨血管化髂骨重建术中同期植入,4例17颗种植体为术后二期植入,上部结构均采用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评估分析种植体15年累积生存率及修复体生存率,修复完成后5年及10年分别进行临床评价。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均未发生愈合期内失败。种植体10年、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44%和86.67%,修复体15年累积生存率为78.32%。种植体5年及10年边缘骨吸收分别为(2.08±0.27)mm和(4.22±0.48)mm,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01)。生物学并发症主要为种植体周围炎及软组织增生,机械并发症主要为修复体磨耗。结论: 种植联合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长期疗效较为稳定,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有效方法;但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较高,维护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稳定是种植体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德尔菲法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居家护理方案的构建
    徐诸凤, 侯黎莉, 王悦平, 谢瑜婷, 刘浏, 郁玺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4): 371-377.   DOI: 10.19438/j.cjoms.2022.04.010
    摘要230)      PDF (912KB)(152)   
    目的: 构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居家护理方案。方法: 在前期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及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居家护理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得到最终方案。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为100%,整体专家权威系数为0.88。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16,可行性变异系数为0~0.17。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结论: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气管切开居家护理方案符合该群体的居家照护需求,方案构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29例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王灿, 张春叶, 陶晓峰, 王博成, 朱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5): 494-499.   DOI: 10.19438/j.cjoms.2022.05.014
    摘要237)      PDF (1266KB)(151)   
    目的: 探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初诊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29例头颈部IMT患者,总结分析患者术前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29例头颈部IMT患者中,67.0%(20/29)的患者术前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头颈部IMT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局限性软组织内肿块7例,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破坏12例(颞下窝5例,上颌窦6例,颌面部广泛软组织病变1例),骨内肿块10例(上颌骨5例,下颌骨4例,颞骨1例)。89.7%(26/29)病灶边界不清楚;75.9%(22/29)病灶有骨质破坏,34.5%(10/29)病灶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并存。8例患者沿神经孔道侵犯邻近结构(6例发生于颞下窝,其中4例侵犯翼腭窝,沿圆孔、卵圆孔累及颅内,2例侵犯眶尖视神经管;2例发生于下颌骨,侵犯下颌神经管)。头颈部IMT在CT平扫时呈等或稍低密度, 未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在MRI上,9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7例T2WI呈低信号;9例DWI呈高信号,ADC值约(0.6~1.0)×10-3mm2/s。TIC曲线Ⅰ型7例,Ⅱ型2例。均未出现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头颈部IMT的影像学特征与恶性肿瘤相近,但骨质破坏的同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T2WI呈低信号,TIC曲线以Ⅰ型为主,极少发生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合CT、MRI及功能学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组织构成,为术前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铁自噬及相关基因NCOA4、FTH1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刘恒, 段晓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1): 87-91.   DOI: 10.19438/j.cjoms.2023.01.015
    摘要273)      PDF (508KB)(149)   
    铁自噬(ferritinophagy)是一种与铁死亡关系密切的自噬类型,由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 (nuclear receptor coativator 4,NCOA4)介导铁蛋白在自噬溶酶体中降解,然后使铁蛋白结合的铁降解释放出游离铁,是铁代谢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自噬和铁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铁自噬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口腔鳞癌中铁自噬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帮助寻找此类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铁自噬在口腔鳞癌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鞘氨醇-1-磷酸受体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周鑫霞,刘敬浩,甘桂芳,陈福祥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4, 22 (1): 10-15.   DOI: 10.19438/j.cjoms.2024.01.002
    摘要64)      PDF (1203KB)(149)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4(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4,S1PR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OSCC组织样本及细胞系(WSU-HN4、WSU-HN6、CAL27、WSU-HN30)中S1PR4的表达。通过S1PR4拮抗剂(CYM50358)抑制S1PR4活性,利用CCK-8以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YM50358对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YM500358对OSCC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CC中的S1PR4 转录及表达显著上调,CYM50358处理组OSCC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YM50358处理组OSCC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YM50358处理组OSCC细胞凋亡比例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S1PR4在OSCC中表达上调,S1PR4拮抗剂可抑制OSCC细胞生长并促进细胞凋亡,或为O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牙龈卟啉单胞菌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热孜万姑丽·亚森, 买热拍提·买明, 李晨曦, 龚忠诚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21 (2): 186-190.   DOI: 10.19438/j.cjoms.2023.02.015
    摘要210)      PDF (550KB)(146)   
    大量研究表明,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ingivalis)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P.gingivalis与OS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等因素高度相关。P. gingivalis可能的致病机制是通过抵抗及破坏宿主先天免疫系统、促进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侵袭和转移、抑制细胞凋亡、激活细胞的增殖等多种途径来促进OSCC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P. gingivalis在OSCC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336例HPV相关性与非相关性口咽鳞癌患者生存分析
    李恒勇, 杨宋, 周凯, 孔钰, 李洁莹, 李贵忠, 葛胜优, 杨小琛, 冯元勇, 宋凯, 尚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 (4): 378-383.   DOI: 10.19438/j.cjoms.2022.04.011
    摘要295)      PDF (1414KB)(144)   
    目的: 分析比较HPV相关性与非相关性口咽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患者在新、旧版TNM不同分期情况下,患者生存及预后差异,为OPSCC的治疗策略与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原发OPSCC患者,采用p1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对病理标本重新进行评估,统计患者生存信息,并分别运用第7版、第8版TNM分期系统对肿瘤进行分期,记录新、旧版的降级情况,分析、比较HPV相关性与非相关性OPSCC患者两版不同分期对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36例OPSCC患者,其中HPV相关性OPSCC患者101例(30.1%),5年生存率为47.5%(48/101),中位生存时间58个月;非相关性OPSCC患者5年生存率为34.0%(80/235),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HPV相关性OPSCC患者第8版TNM分期与第7版TNM分期对比,其总体降级率为77.2%(78/101),晚期患者降级率为100%(69/69),晚期患者中降至早期的患者占比69.6%(48/69)。结论: HPV相关性OPSCC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中位时间明显优于非相关性OPSCC患者,第8版TNM分期手册的OPSCC分期相比第7版更符合临床实际,预后分层更加清晰,能更好指导临床决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