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8-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Fibulin-7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欧阳宁鹃,李洪亮,林雨恒,卢陈佩,代杰文, 沈国芳
    2017 (5):  385-387.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1
    摘要 ( 574 )   PDF(2683KB) ( 307 )  
    目的:观察Fibulin-7蛋白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点。方法:取胚胎15.5 d、出生后第1天、第7天的C57BL/6J小鼠下颌骨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ibulin-7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Fibulin-7蛋白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自钟状期末期至牙胚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Fibulin-7蛋白在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表达,推测Fibulin-7参与了牙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人源性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韩永,石超吉,周榕,陶文杰,洪多,李江,孙树洋,张志愿
    2017 (5):  388-391.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2
    摘要 ( 357 )   PDF(3338KB) ( 387 )  
    目的:构建及鉴定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 of head and neck, HNMM)病人源性肿瘤细胞(patient derived tumor cell, PDC)模型。方法:通过肿瘤组织块原代培养、分离肿瘤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肿瘤细胞;以PDC皮下成瘤,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病人原发灶和PDC成瘤组织的细胞学形态。结果: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移植瘤组织块分离出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HMB-45和Melan-A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PDC可以在裸鼠皮下成瘤,成瘤组织与患者组织细胞形态一致。结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构建的PDC模型能够反映患者的组织学特征,PDC模型能够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CM7及HPV在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胡月,卢利,姜菲菲,丁晓旭,王佳说,阎艾慧
    2017 (5):  392-396.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3
    摘要 ( 749 )   PDF(3989KB) ( 315 )  
    目的:通过检测MCM7和HPV在上颌窦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MS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MS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SSCC(实验组)、癌旁组织(癌旁组)和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MCM7及HPV的表达,应用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CM7在癌旁组和对照组上皮中大部分位于基底层,而其在MSSCC中呈弥散分布。MCM7在对照组(P=0.000)、癌旁组(P=0.000)和实验组(P=0.000)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②MCM7的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30),并且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MCM7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③伴HPV感染的细胞无论在对照组、癌旁组或实验组中分布均无明显规律。HPV在对照组、癌旁组及实验组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0.00%(4/10)、95.65%(22/23)和78.57%(33/42)。④HPV感染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5),而与患者性别(P=1.000)、年龄(P=0.332)、吸烟(P=0.536)、临床分期(P=0.806)及肿瘤分化程度(P=0.489)无关。⑤在实验组中,伴HPV感染者,MCM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07),且呈正相关关系(rs=0.317, P=0.041)。结论:MCM7和HPV可能与MS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MCM7异常表达可作为筛查HPV感染病例的良好临床病理学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TOR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
    鞠侯雨,张黎明,任国欣
    2017 (5):  397-401.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4
    摘要 ( 381 )   PDF(3837KB) ( 255 )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间接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切片中TLR4的表达;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后,再用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通过MTT法检测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 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其对肿瘤细胞中NF-κB 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差显著相关(P<0.05);雷帕霉素能够显著抑制TLR4激活后的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显著抑制TLR4下游的NF-κB 及MAPK信号通路(P<0.01)。结论: m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与转移,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用于3D生物打印的初步研究
    任荣,张剑飞,司家文,吴稼晟,李伟,史俊
    2017 (5):  402-407.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5
    摘要 ( 1403 )   PDF(4931KB) ( 1199 )  
    目的: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海藻酸钠的物理、生物学性能及其特殊的交联特性,构建一种可用于3D生物打印的生物墨水,并对其进行制备、表征与分析,为后期的生物打印提供材料基础。方法:根据回顾文献得到的信息,采用比例混合法制备质量比为2∶15、2∶10的2种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分别进行冻干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溶胀性能、孔隙率分析,3D打印以及利用复合水凝胶进行载ATDC-5小鼠成软骨前体细胞的3D培养等实验,以确定此复合水凝胶的物理特性及生物学特性。结果:顺利构建出海藻酸/明胶复合水凝胶,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2∶10、-20℃组凝胶比2∶15、-50℃组水凝胶拥有更多、更大的孔径。孔隙率实验结果显示,2组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的孔隙率在60%~82%之间,均利于细胞培养。溶胀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溶胀率均在660%~740%范围,表明此种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的亲水性较强,非常有利于细胞增殖。3D打印结果显示,利用此种复合水凝胶可以打印出预先设计的几何形状,且经二价阳离子化学交联后,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水凝胶胶体。细胞培养结果显示,ATDC-5细胞在此种复合水凝胶内培养下,7 d后仍有95%的成活率。结论:此种经明胶改性的海藻酸钠/明胶复合水凝胶具有优良的微观形貌、溶胀性能以及适合的孔隙率,并且具备3D打印能力。尤其是明胶与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5∶2组,因具有均匀孔径以及能够满足3D打印墨水的性能要求,可考虑作为3D生物打印的“墨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齿贝骨粉及矿化胶原膜修复小型猪拔牙创骨缺损的效果观察
    王飘,姚瑶,赵皓,潘巨利,崔福斋,郭亚娟
    2017 (5):  408-412.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6
    摘要 ( 1018 )   PDF(4190KB) ( 327 )  
    目的:比较 Bio-Oss骨粉和齿贝骨粉修复拔牙窝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评估齿贝牙科骨粉在拔牙窝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方法:以引导骨再生术(GBR)为基本原理,在小型猪拔牙区制造骨缺损,分别植入齿贝牙科骨粉及Bio-Oss骨粉。术后12周进行肉眼观察、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影像学检查测量骨缺损的成骨密度,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分析组织切片中新生骨在骨缺损区域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得出新生骨百分率,比较2种不同材料骨粉修复拔牙窝骨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12周,CT显示不同组的拔牙窝骨缺损完全被新生骨填充,2种骨粉修复骨缺损效果无显著差异。组织学切片显示,与Bio-Oss骨粉相比,齿贝骨粉填充骨缺损区成骨量略有减少,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齿贝牙科骨粉在拔牙窝骨缺损修复中具有可靠性,有必要做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spin基因甲基化对口腔黏膜鳞癌细胞的调控作用
    罗军,吴伟力,应于康, 徐旭辉,朱海钱
    2017 (5):  413-415.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7
    摘要 ( 295 )   PDF(2346KB) ( 229 )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鳞癌细胞增殖过程中Maspin基因甲基化的调控作用机制,为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鳞状细胞癌HIOEC-B(a)P细胞系随机分为4组:5-氮-2-脱氧胞苷+曲古抑菌素A(ADC+TSA)阴性组、低(0.1 μmol/L +0.05 μmol/L)、中(1 μmol/L+0.5 μmol/L)和高剂量组(10 μmol/L+5 μmol/L)。以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aspin基因的甲基化程度,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癌细胞的Maspin基因甲基化程度显著增强(P<0.01),与阴性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Maspin基因甲基化程度显著减弱(P<0.05,P<0.01),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P<0.01)。随着药物剂量的提高,细胞凋亡程度逐渐增加(P<0.05)。结论:Maspin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口腔黏膜鳞癌细胞的增殖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牙美学区引导骨再生同期种植愈合期间边缘骨吸收的前瞻性研究
    张楚南,莫嘉骥,乔士冲,倪杰,王蓓,顾迎新
    2017 (5):  416-421.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8
    摘要 ( 375 )   PDF(4534KB) ( 312 )  
    目的:研究前牙美学区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愈合期间的边缘骨吸收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需要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患者。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均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及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膜的类型。手术当天根尖片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分别记为MB1及DB1,二期手术阶段分别记为MA1及DA1,2次差值记为MD1及DD1。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CBCT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的测量值分别记为MB2、DB2、MA2及DA2,测量结果之差记为MD2及DD2;唇、腭侧骨吸收差值分别记为BD和LD。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30例GBR同期种植体植入位点。根尖片上,近、远中骨吸收分别为(1.61±1.03)mm和(1.39±0.91)mm。CBCT上观察到近、远中,唇、腭侧骨吸收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34 mm(0.00~2.25 mm)、0.90 mm(0.00~2.00 mm)、0.71 mm(0.00~1.41 mm)和0.47 mm(0.00~1.49 mm)。根尖片与CBCT比较得出MB1/MB2和DB1/DB2的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MA1/MA2 和DA1/DA2呈中等程度相关(P<0.01)。MD1中,将不同牙龈厚度、骨质亚类及膜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P=0.86、0.02和0.83。DD1中,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74、0.40和0.40)。结论:前牙美学区GBR同期种植愈合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缘骨吸收。CBCT对种植体边缘骨的测量不一定准确。不同牙槽骨骨质类型可能对边缘骨吸收有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仿真牙颅颌模型外科技术辅助手术优先矫正颌面部不对称畸形
    黄跃,林李嵩,谢福平,吴烨,林晨曦,黄立,江燕
    2017 (5):  422-426.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09
    摘要 ( 282 )   PDF(3857KB) ( 171 )  
    目的:探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的高仿真牙颅颌模型与牙弓石膏模型精确结合用于手术优先指导矫正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可行性。方法:5例颌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均进行全头颅三维螺旋CT扫描,将数据输入快速原型机,制作三维打印头颅模型,然后将牙弓石膏模型按等比例替换三维打印模型的牙弓,以组成高仿真牙颅颌模型复合体。利用该复合体进行术前模拟截骨,评价截骨位置及截骨量,评估患者颏部的对称性以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变,术后 6 个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5 例患者术前建立高仿真牙颅颌模型复合体,很好地预测了手术效果。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对外形感到满意,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等并发症。结论:高仿真牙颅颌模型复合体更好地预测偏颌畸形患者术后颏部及髁突的改变,为该类患者的“手术优先”治疗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及VitD3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王秋旭,王瑶,肖博洋,刘维贤
    2017 (5):  427-430.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0
    摘要 ( 449 )   PDF(3083KB) ( 280 )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钙、磷、维生素D3(vitamin D3,VitD3)及其受体(VDR)的浓度变化,分析影响其浓度变化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116例,于入院第2天及术后第1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各2 mL,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VitD3及VDR浓度,Ca2+、P3-、PTH浓度通过统计临床资料获得。采用SAS9.2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PTH值显著增高,PTH指标的变化差异在不同性别间及不同病种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Ca2+、VitD3、VDR值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越长,术后PTH值升高越明显,Ca2+值降低越明显;出血量越大,术后PTH值升高越明显,Ca2+值降低越明显,VDR降低越明显。不同性别间,只有PTH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68),其余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血清P3-指标变化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无相关性。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体内PTH、VitD3、Ca2+浓度变化与性别、病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生化因素与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相关分析
    羊良慧,麦华明,巫家晓,李帅,陈国生,刘诗奇
    2017 (5):  431-434.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1
    摘要 ( 366 )   PDF(3031KB) ( 251 )  
    目的:探讨血清生化因素在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对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2年1月—2014年4月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799例,其中发生皮瓣血管危象64例,抢救成功43例,失败21例。从735例未发生皮瓣危象患者中随机分层抽取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等生化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行游离移植皮瓣后血管危象组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管危象组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 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是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与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后发生皮瓣危象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膜外导管下鼻道留置冲洗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颌骨囊肿的疗效评价
    牛刚,吴烨,谢福平,游冬冬,刘欢欢,陈嘉民,林李嵩
    2017 (5):  435-437.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2
    摘要 ( 530 )   PDF(2551KB) ( 285 )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下鼻道留置冲洗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颌骨囊肿的疗效。方法:总结46例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患者的资料,其中26例采用传统颌骨囊肿摘除术+上颌窦根治术,20例采用颌骨囊肿摘除术+硬膜外导管下鼻道留置冲洗术,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上颌窦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8.6 d,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术区麻木4例,术区疼痛9例,创口裂开2例,出血2例,鼻塞18例,发热2例。采用硬膜外导管下鼻道留置冲洗术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3.5 d,出现肿胀7例,疼痛1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结论:硬膜外导管下鼻道留置冲洗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颌骨囊肿,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7例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周昱川,凌彬,龚忠诚,许颖捷,陈青立
    2017 (5):  438-441.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3
    摘要 ( 598 )   PDF(3064KB) ( 265 )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治疗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 例表浅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30~156 d,平均年龄97 d。在瘤体表面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年龄大于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5次,年龄不足2个月的患儿每天外涂3次。分别记录用药前、后的瘤体颜色、大小、张力、厚度等变化,同时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7例患儿的瘤体均不同程度地面积缩小、质地变软及颜色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可检测到的不良反应。结论:外涂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能有效促进血管瘤消退,且未发现不良反应,有望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长球型车针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周玉文*,庄浩*,陈娟萍,沈海平
    2017 (5):  442-444.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4
    摘要 ( 440 )   PDF(2192KB) ( 341 )  
    目的:评估加长球型车针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中解除下颌牙槽骨、牙阻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7颗IMTM用加长球型车针去骨、截冠以解除骨-牙阻力。其中,男14例,女103例。结果:117颗IMTM均完全拔除;6例发生短暂下唇麻木,无感染病例发生。加长球型车针未发生断裂。结论:加长球型车针能精准地解除IMTM中下颌牙槽骨、牙阻力,截冠便捷 ,增隙去骨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指南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何悦,侯劲松,李晓光,马春跃,彭歆,王慧明,王松灵,刘磊,刘冰,田磊,刘忠龙,刘习强,徐昕,张东升,蒋灿华,王军,姚原 ,朱国培,白永瑞,王胜资,孙长伏,李劲松,何三纲,王成,Nabil Samman,孙坚,张陈平,张志愿,邱蔚六
    2017 (5):  445-456.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5
    摘要 ( 827 )   PDF(10612KB) ( 657 )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是头颈部大剂量放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以慢性坏死及感染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开口受限、咀嚼及语言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死骨暴露,严重者甚至造成病理性骨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领域棘手的临床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下颌骨ORN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下颌骨ORN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与规范,对该疾病的处理仍以个人或单位经验作为治疗依据,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下颌骨ORN治疗后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下颌骨ORN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7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下颌骨ORN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最终制订“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
    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的临床疗效: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史俊宇,张晓梦,顾迎新,莫嘉骥,乔士冲,赖红昌
    2017 (5):  457-462.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6
    摘要 ( 419 )   PDF(4635KB) ( 484 )  
    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的留存率、成功率(无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并评价悬臂长度对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5月1日在Pubmed和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英文临床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修复成功率和边缘骨吸收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的题目和摘要263条,最终纳入16篇文献。6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meta分析显示是否带有单端悬臂梁对其成功率、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均无显著影响。10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其种植体留存率为97%~100%,种植修复成功率为52%~98%,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23~1.73 mm。没有文献报道悬臂长度对种植修复有不良影响。结论:种植体支持的单端悬臂修复体是一个可预期的治疗选择。当种植体支持的局部固定义齿悬臂梁<9 mm,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义齿悬臂梁<15.6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及创伤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颜光启,啜文钰,杨鸣良,周青,卢利
    2017 (5):  463-465.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7
    摘要 ( 374 )   PDF(2212KB) ( 451 )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创伤外科和正颌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口腔医学本科生62名,其中男生24名,女生38名,采用分层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12名,女生19名。对照组结合多媒体幻灯片,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课本内容;实验组采用数字化技术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讲授、实际操作。2个学时授课结束后,针对课堂指出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测试,同时对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自我评价。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考试分数为73.29±8.75分,对照组为67.29±8.96分;实验组学习兴趣评分为8.33±0.80分,对照组为6.33±1.13分,2组在测试成绩和自我评价得分中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正颌外科及创伤外科的实践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无水乙醇栓塞治疗血管畸形引起心血管意外的原因分析
    王瑱冯,范新东
    2017 (5):  466-468.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8
    摘要 ( 592 )   PDF(2275KB) ( 401 )  
    无水乙醇栓塞动静脉畸形及静脉畸形的疗效受到广泛认同,但其在使用时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意外是一种极为罕见但最凶险的并发症。本文对无水乙醇栓塞治疗中出现心血管意外的案例进行总结,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颊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杨劼,张陈平
    2017 (5):  469-474.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19
    摘要 ( 490 )   PDF(5105KB) ( 399 )  
    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颊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烟雾病血管搭桥术后颅面软组织缺损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1例报告
    杨绍滨,杨光辉,庄梦娇,薛娇,庞宝兴,袁荣涛
    2017 (5):  475-477.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20
    摘要 ( 444 )   PDF(2560KB) ( 279 )  
    颌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要能提供足够组织量的游离皮瓣。背阔肌皮瓣可达20 cm×15 cm,适用于这类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本文报告1例外伤导致的颅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例,颅骨、颧骨、颧弓、硬脑膜暴露,既往有烟雾病病史,曾发生颅内出血,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及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行双侧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该患者面临再次及反复出血的威胁。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成功修复了颅面部缺损,并避免了颅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骨骨肉瘤伴对侧骨髓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孙俊伟,罗丹,王升志
    2017 (5):  478-480.  doi: 10.19438/j.cjoms.2017.05.021
    摘要 ( 469 )   PDF(2177KB) ( 262 )  
    发生在下颌骨的骨肉瘤比较少见,同时伴对侧颌骨骨髓炎者更为罕见。本文报告下颌骨骨肉瘤伴对侧颌骨骨髓炎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