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7 (3):  192-192. 
    摘要 ( 171 )   PDF(486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外源性β-NGF对骨缺损区骨形成和改建的调节作用
    卢萌*,卓丽莉*,茅传青,王锦,王承勇,陈伟辉
    2017 (3):  193-197.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1
    摘要 ( 310 )   PDF(1247KB) ( 545 )  
    目的:探讨β-NGF对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和改建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术方法建立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采用微渗透泵于骨缺损区局部持续导入外源性β-NGF。通过H-E染色、Gomori改良三色染色技术,检测术后3、7、14、21和28 d不同时间点骨缺损区的新生骨量,探讨β-NGF对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和改建的影响。应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骨缺损区中兴趣区域的新骨形成进行半定量测定,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大鼠颅骨骨缺损局部持续导入β-NGF给药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导入β-NGF侧(实验组)与无β-NGF导入侧(对照组)均有新骨形成。Gomori改良三色染色结果发现,21、28 d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骨形成呈现明显增加,且实验组的新骨形成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 28 d时的成熟骨量实验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缺损区导入外源性β-NGF可能会促进新骨形成与骨改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度对聚桂醇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岳琳琳,王逸飞,董建勇,陈安威,王涛,刘少华
    2017 (3):  198-201.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2
    摘要 ( 434 )   PDF(435KB) ( 306 )  
    目的:研究温度对聚桂醇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组,预处理组—将盛有聚桂醇注射液的注射器及盛有空气的注射器通过三通管连接后,置于不同温度中(5、15、25、35、45、55和65℃),预处理10 min后,根据Tessari法制备聚桂醇泡沫。记录泡沫在室温(T=25℃)条件下的半衰期;后处理组—先在室温条件下制备聚桂醇泡沫,然后记录泡沫在不同温度下(5、15、25、35、45、55和65℃)的半衰期。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温度与聚桂醇泡沫的半衰期均存在负相关性(预处理组:r=-0.984,P<0.05;后处理组:r=-0.969,P<0.05)。T=25℃时,预处理组与后处理组之间的泡沫半衰期无显著差异(P=0.428>0.05);T>25℃时,预处理组半衰期高于后处理组;T<25℃时,预处理组半衰期低于后处理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度是影响聚桂醇泡沫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泡沫制备前的温度与制备后的温度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ADSCs复合nHAC/PLA支架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张广德,靳霞,李荣亮,杨世茂,郭延伟,房殿吉
    2017 (3):  202-208.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3
    摘要 ( 395 )   PDF(2209KB) ( 235 )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BMP-9/EPO双基因共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nHAC/PLA支架材料促进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兔ADSCs,利用重组腺病毒构建携带BMP-9、EPO、BMP-9/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兔ADSCs。14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表达情况,计算病毒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 BMP-9及EPO蛋白的表达。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单纯材料组,C组为BMP-9/nHAC/PLA组,D组为EPO/nHAC/PLA组,E组为BMP-9/EPO/nHAC/PLA组。制备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按照实验分组,将转染组细胞分别与nHAC/PLA支架复合培养后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处,于4、8、12周在缺损处取材进行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动物下颌骨缺损修复情况。采用 SPSS17.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P-9、EPO及BMP-9/EPO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 ADSCs,转染效率为 80%~93%。转染后,BMP-9、EPO及BMP-9/EPO基因和蛋白均能稳定表达。转染后的ADSCs与nHAC/PLA支架复合,其骨缺损区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BMP-9/EPO/nHAC/PLA组成骨情况优于其他各组。扫描电镜下见转染组骨缺损与材料结合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BMP-9/EPO/nHAC/PLA组修复最明显。结论:BMP-9、EPO均可转染ADSCs并稳定表达。与nHAC/PLA支架材料复合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为骨组织修复工程提供了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严斐,王超,黎婷,蔡文燕,孙晋虎,
    2017 (3):  209-213.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4
    摘要 ( 339 )   PDF(913KB) ( 395 )  
    目的:探讨miR-21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SACC-LM细胞分为 3 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做瞬时转染。干扰组转染miR-21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核苷酸序列,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1和PDCD4、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以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96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V/PI 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靶蛋白 PDCD4、Bcl-2的表达量。采用 SPSS 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染miR-21 inhibitor的细胞中miR-21、Bcl-2表达下调(P<0.01),而PDCD4基因表达上调(P<0.05)。CCK8检测结果表明,miR-21表达下调可以明显抑制SACC-LM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呈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Western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 PDCD4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下调miR-21的表达可抑制SACC-LM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DCD4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浓缩生长因子保存犬牙槽嵴效果的影像学评价
    邱瀚宣,郑吉驷*,张善勇*
    2017 (3):  214-219.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5
    摘要 ( 400 )   PDF(913KB) ( 274 )  
    目的:从影像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对拔牙窝的保存效果。方法:选择雄性Beagle犬4只,年龄为8~10个月,体重10~14 kg。拔除每只犬下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随机分配植入。实验1组植入CGF,覆盖Bio-gide膜;实验2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膜;实验3组植入CGF和Bio-Oss,覆盖Bio-gide膜;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然愈合。利用螺旋CT记录术后0、1、2个月时的影像,利用Simplant软件进行重建。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存在牙槽嵴吸收。各组牙槽骨宽度相比,实验2组为(2.497±0.1823)mm,实验3组为(2.790±0.2230)mm,空白组为(1.800±0.2400)mm;实验2、3组与空白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颊侧牙槽嵴高度相比,实验1组为(4.770±0.2178)mm,实验2组为(4.927±0.4260)mm,实验3组为(5.320±1.165)mm,空白组为(3.850±0.3000)mm;实验2、3组与空白组及实验1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舌侧牙槽嵴高度相比,实验1组为(7.997±0.3846)mm,实验2组为(8.272±0.2613)mm,实验3组为(7.637±0.8049)mm,空白组为(7.530±0.6600)mm;实验组与空白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颊侧骨板厚度相比,术后1个月,实验2组为(1.050±0.1024)mm,实验3组为(0.7467 ± 0.06936)mm,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2个月,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舌侧骨板厚度相比,实验2组为(1.573±0.08102)mm,实验3组为(1.320±0.3842)mm,与空白组(1.355±0.05500)mm及实验1组(1.010±0.1607)mm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实验3组骨体积与实验1、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CGF与Bio-Oss骨粉混合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效果优于仅使用CGF,成骨方面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mad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郑琛,石超吉,郑波,金晓明,江银华
    2017 (3):  220-226.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6
    摘要 ( 343 )   PDF(1113KB) ( 339 )  
    目的:检测Smad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1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标本中Smad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利用CCK-8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mad7基因沉默对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Smad7 siRNA干扰HN4细胞,影响Smad7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印迹及qRT-PCR检测其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蛋白及RNA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肿瘤组织中,Smad7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Smad7的表达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mad7 siRNA干扰HN4细胞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迁移能力增强。Smad7 siRNA干扰使得HN4细胞神经钙黏附素(N-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升高,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量下降,N-cadherin蛋白及波形蛋白(Vimentin)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Smad7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且Smad7在口腔鳞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邓刚,李晓光,何悦*,于德栋*
    2017 (3):  227-229.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7
    摘要 ( 1496 )   PDF(779KB) ( 568 )  
    目的:总结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9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9例患者中,女14例(35.89%),男25例(64.10%);年龄31~72岁(中位年龄45岁)。对其中26例(66.66%)采用腮腺全叶切除术治疗,11例(28.21%)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2例(5.13%)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6例患者因肿瘤黏连面神经,手术中予以部分切除。主要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29例,74.36%)及Frey综合征(9例,23.08%)。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其中3例再次复发。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浅叶或全叶切除术。神经往往与复发病灶关系密切,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必要时需要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联合CT导航行颅颌面颈部金属异物取出术32例临床分析
    冯杭,邢乐君,王丽,陈犹白,赵蕊,步荣发,张海钟
    2017 (3):  230-234.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8
    摘要 ( 464 )  
    目的:研究超声联合CT导航行颅颌面颈部金属异物取出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颅颌面颈部金属异物滞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超声联合CT导航实施异物取出。结果:32例患者的颅颌面颈部共滞留金属异物194颗,其中通过超声导航取出36颗,通过CT导航取出153颗,取出率达97.4%;术中定位准确,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和CT导航,可精确定位并安全取出滞留于颅颌面颈部的金属异物,避免损伤重要的生理解剖结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全身合并症情况及营养状态对老年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刘喆麒,曹巍,任振虎,彭灿邦,季彤*,王悦平*
    2017 (3):  235-239.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09
    摘要 ( 359 )   PDF(442KB) ( 336 )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全身合并症情况及营养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老年(年龄≥60岁)口腔鳞癌患者的相关病史资料,回顾分析合并症指数(Charlson、HNCA、ACT指数)以及营养指数(nutrition index, NI)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5例患者中,死亡170例,Charlson、HNCA以及ACT指数与患者预后(总生存率OS)无相关性(P=0.747、0.530、0.869),术前营养状态与预后相关,营养指数是老年口腔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得分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对于老年口腔鳞癌患者,术前全身系统性疾病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营养状态越差,生存率越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朱黎琳,杨文艺,马海龙*,胡镜宙*
    2017 (3):  240-244.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0
    摘要 ( 396 )   PDF(1022KB) ( 330 )  
    目的: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及16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IFNAR1的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NAR1在OSCC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黏膜组织高。IFNAR1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吸烟和饮酒无相关性(P>0.05)。IFNAR1表达对OSCC患者生存预后的HR=1.879 (95%CI=0.967-3.651,P=0.063)。Log-rank检验显示,IFNAR1表达高低与OSCC患者预后相关(P=0.057)。结论:IFNAR1在OSCC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对OSCC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与OSCC患者的预后有相关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肋骨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
    甄锦泽#,钟晓琪#,张善勇*,郑吉驷*,孙守福,李慧萍
    2017 (3):  245-248.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1
    摘要 ( 364 )   PDF(985KB) ( 239 )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 CASS)在肋骨软骨移植(costochondral graft,CCG)重建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进行CCG的患者。术前通过拍摄颅颌面CT和胸部CT,将其导入到Mimics软件,进行虚拟定位和规划截骨,用于指导软骨的选择和放置以及手术过程中髁突和下颌支的修整。术后应用Mimics软件测量和计算肋骨移植的偏差。结果:7例(9侧)利用CASS进行CCG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30.2岁(21~45岁)。单侧5例,双侧2例。7侧关节重建选择第6肋骨,2侧关节重建选择第7肋骨。所有置换肋骨在手术中均未进行修整或弯曲。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患者通过CASS进行CCG,成功重建了下颌髁突。所有患者的肋骨-肋软骨均恰好位于关节窝内,咬合关系良好,无需颌间牵引。共植入46颗钛钉,均位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后。16颗钛钉在下颌支内侧面暴露,平均暴露长度为0.7 mm(0.2~1.3 mm)。合并后的CT表明,与术前设计的位置相比,CCG的末端相对倾斜且靠前,倾斜度的平均值为5.4° (1.7~7.3°)。结论:CASS能够精确选择合适的肋骨,匹配下颌支的外侧面,引导截骨和修整,帮助肋骨固定在预期位置,避免对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吞咽训练对舌癌术后吞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卓珊,张大明,王友元,肖灵君,陈伟良
    2017 (3):  249-253.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2
    摘要 ( 587 )   PDF(563KB) ( 481 )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训练对舌癌术后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舌癌术后患者134例,年龄36~74岁,随机分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治疗组术后第10天开始进行10 d的吞咽训练,对照组不给予吞咽干预。采用吞咽筛查量表(10-Item 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10)和肿瘤治疗功能评估—头颈问卷(中文版)(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FACT-H&N)评价吞咽障碍程度和生活质量,记录吞咽训练前、后(术后10 d和20 d时)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组间比较及自身前后比较。EAT-10标准分与FACT-H&N总分之间作Pearso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组吞咽训练后EAT-10标准分和FACT-H&N总分分别低于和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术后10 d与术后20 d两组量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吞咽训练后EAT-10标准分和FACT-H&N总分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术后20 d(P<0.05)。EAT-10标准分和FACT-H&N总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早期吞咽训练有助于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在原发及复发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唐渔,季彤
    2017 (3):  254-258.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3
    摘要 ( 327 )   PDF(1261KB) ( 365 )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颌骨原发及复发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临床特点尤其是侵袭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患者64例共96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分为复发组(第1组,32例患者64例组织)和原发组(第2组,32例患者 32例组织),以10例正常牙囊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成釉细胞瘤组织及10例牙囊组织中FGFR2蛋白的表达。应用SAS9.3软件包分析FGFR2与成釉细胞瘤的关系。结果:96例成釉细胞瘤中均检测到FGFR2的表达,复发成釉细胞瘤组织中FGFR2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成釉细胞瘤;第1组中原发成釉细胞瘤的平均直径为4.02 cm,第2组中成釉细胞瘤的平均直径为3.1 cm(P<0.05)且最大直径为3.9 cm。上颌骨复发成釉细胞瘤中FGFR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下颌骨复发成釉细胞瘤。结论:肿瘤复发与成釉细胞瘤的大小相关,直径大于3.9 cm的成釉细胞瘤较直径小于3.9 cm者更易复发,且复发成釉细胞瘤中FGFR2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发成釉细胞瘤,表明FGFR2的表达与成釉细胞瘤的复发相关,可能是成釉细胞瘤局部复发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腮腺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勖成,龚忠诚,林兆全,凌彬,尹小朋,邵博
    2017 (3):  259-263.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4
    摘要 ( 638 )   PDF(868KB) ( 290 )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并整理我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术后积涎或涎瘘、面神经功能障碍及Frey综合征的发生与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手术切口、术中是否缝扎腺体残端、面神经解剖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是否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等)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形切口在解剖形态上不利于术后常规引流渗出液,需配合负压引流管,以减少术后积涎的发生。缝扎腺体残端能有效避免术后积涎及涎瘘的发生。顺行法解剖面神经及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能加快手术速度,减少面神经的解剖量及暴露时间,从而减轻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胸锁乳突肌瓣的转移修复能很好避免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萘洛尔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18例临床分析
    程沫沙,张凯驰,王绪凯
    2017 (3):  264-267.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5
    摘要 ( 434 )   PDF(813KB) ( 394 )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5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8例并发溃疡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11例。所有患儿均口服普萘洛尔,按1.0~1.5 mg/kg给药,每天1次顿服,连续给药3~12个月。每周复诊,至溃疡面完全愈合后改为每月复诊。动态观察并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和颜色变化,溃疡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治疗结束或瘤体消退后有无瘢痕遗留。通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8例患儿溃疡愈合时间为2~9周,平均3.96周;治疗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诊时间8~24个月,平均17.8个月。2例患者遗留瘢痕。发现心率减慢、腹泻、溢奶、睡眠改变等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未发生严重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能使溃疡面在短期内愈合,使血管瘤明显缩小,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溃疡性婴幼儿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专题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王绍杰,隋明爽,许丹,刘春丽,谭学新,孙长伏
    2017 (3):  268-272.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6
    摘要 ( 286 )   PDF(636KB) ( 307 )  
    目的: 分析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该专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网》(CNKI)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专题的相关文献,利用 BICOMB2.0 和 NetDraw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发文量和引证次数筛选出主要的6种外文期刊和3种中文期刊,确定了6个国外和4个国内重要研究机构以及13名国外、3名国内重要研究者。结论: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领域应用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唾液腺淋巴上皮癌15例临床病理分析
    金磊,杨宏宇,王宇帆,杨辉俊,沈时岳,王锋
    2017 (3):  273-276.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7
    摘要 ( 1280 )   PDF(627KB) ( 434 )  
    目的:总结分析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LEC)的临床病理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诊治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6年9月诊治的15例LEC病例从流行病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原发于腮腺8例,下颌下腺7例。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24~61岁,病程从20 d到10余年不等。患者中除1例来自黑龙江外,其他均来自中国南方。术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 例EB病毒原位杂交,阳检率为100%。术后随访13个月~10 a,除3例患者失访外,仅1例死亡,主要死亡原因为复发及转移。结论:唾液腺淋巴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率高。该病缺乏特征临床表现,需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治疗上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淋巴结转移者术后辅助放疗, T3期及以上患者需辅助化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例侵犯颈动脉的复发性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的挽救性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陈睿,杨朝晖,陈伟良,王友元,范松,张大明
    2017 (3):  277-281.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8
    摘要 ( 415 )   PDF(1696KB) ( 424 )  
    目的:评估晚期口腔及口咽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简称鳞癌)的挽救性手术及颈动脉处理的效果。方法:对18例侵犯颈总动脉的复发晚期口腔鳞癌及口咽鳞癌的患者行挽救性手术治疗,包括复发灶扩大切除术、颈总动脉结扎术、颈总动脉重建术、颈总动脉解剖术、颈总动脉包裹术,并用复合组织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例患者术后暂时性偏瘫,2例患者受区创口开裂,2例患者颈动脉爆裂,1例颈总动脉重建患者术后发生颈动脉栓塞。随访5~42个月,12例无复发,2例带瘤生存,4例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挽救性手术可有效治疗侵犯颈总动脉的复发晚期口腔鳞癌和口咽鳞癌。根据术前评估处理受肿瘤累及的颈动脉,术式包括颈总动脉结扎术、颈总动脉重建术、颈总动脉解剖术、颈总动脉包裹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王烨欣*,沈佩*,郑吉驷*,谢千阳,钟晓琪,张善勇#,杨驰#,郑家伟#,谢春雨,朱应超
    2017 (3):  282-285.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19
    摘要 ( 369 )   PDF(736KB) ( 241 )  
    目的:探讨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七年制本科生28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教学+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结果显示,2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报告
    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自体移植1例报告
    许广杰,侯锐*,田磊*,朱庆林,郭宇轩,刘彦普,王肖楠,杨霞
    2017 (3):  286-288.  doi: 10.19438/j.cjoms.2017.03.020
    摘要 ( 549 )   PDF(1026KB) ( 841 )  
    本文报告1例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自体移植病例。利用数字化外科、微创拔牙等技术将下颌支内阻生第二磨牙取出后即刻自体移植至原第二磨牙区,同期将自体骨粉填入移植牙颊侧和远中骨缺损区,弹性固定移植牙。术后咬合关系良好,即刻动度I度,骨缺损得到填充修复。术后6个月行根管治疗,1年后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移植牙愈合良好。下颌支内阻生磨牙自体移植至缺失磨牙区可以成为自体牙移植术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