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RANKL在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范宝婷, 徐伟峰, 沈佩, 李慧萍, 赵华强, 张善勇
    2017 (2):  97-102.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1
    摘要 ( 480 )   PDF(4122KB) ( 506 )  
    目的 明确RANKL对软骨的直接作用,为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体外ATDC5细胞实验,明确RANKL对软骨细胞的作用。体外培养牛软骨片,明确RANKL对软骨组织的作用。Western 蛋白印迹检测细胞中ADAMTS5、MMP13、RANK的表达,RT-qPCR检测细胞中Col2a1、Col10a、RANK、RANKL、MMP13、ADAMTS5的表达,Alcian蓝和Safranin O染色及Mankin评分分析软骨组织的破坏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软骨分化过程中,RANKL和RANK的表达随时间增多(P<0.05)。外源性RANKL刺激可使软骨细胞的RANK上调。相对于对照组,RANKL刺激后的ATDC5细胞中与软骨退变相关的蛋白MMP13和ADAMTS5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软骨标志因子II型胶原和X型胶原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体外培养牛软骨片发现,外源性RANKL刺激可导致软骨基质降解,结构紊乱,蛋白多糖丢失(P<0.05)。结论 软骨细胞可分泌RANKL和RANK。RANKL可诱导ADAMTS5表达增高,直接诱导软骨细胞退变。因此,可以RANKL为干预靶点,作为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糖尿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探讨
    周宇宁, 马吴迪, 桂志鹏, 夏伦果, 徐袁瑾
    2017 (2):  103-108.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2
    摘要 ( 389 )   PDF(3925KB) ( 446 )  
    目的 观察糖尿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以成骨分化为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水合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局麻后抽取兔髂骨骨髓,获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细胞进行纯化及培养,分别对2组细胞行MTT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以及ERK、AKT信号通路表达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SNK post hoc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糖尿病兔BMSCs细胞增殖活性、成骨基因表达、ALP活性及成血管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兔BMSCs的增殖活性、成骨分化能力及成血管基因表达能力均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钛网+膜联合使用修复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李慧萍, 孙守福, 甄锦泽, 王烨欣, 徐伟峰, 郑吉驷, 张善勇, 朱应超, 钟晓琪
    2017 (2):  109-114.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3
    摘要 ( 480 )   PDF(4959KB) ( 438 )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修复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3只成年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P1-M1,牙槽窝愈合6个月。将3只比格犬(共6侧)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组使用种植体+骨粉+Bio-Gide膜,C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io-Gide膜。每侧选取3个位点制备种植窝,在颊侧制作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并分别覆盖钛网或Bio-Gide膜。于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C组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密度等数据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骨小梁分散度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对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钛网或Bio-Gide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唑来膦酸剂量与颌骨坏死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沈亚俊, 杜明燕, 关键, 李矛, 赵彦涛, 葛成
    2017 (2):  115-120.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4
    摘要 ( 634 )   PDF(3934KB) ( 412 )  
    目的 建立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分析双膦酸盐剂量与颌骨坏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33、66、132 μg/k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2周,每周3次,每周称重。第9周,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12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大鼠在拔牙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X线片显示的拔牙创骨质密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6.7%的大鼠拔牙创黏膜未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所有大鼠拔牙创黏膜均完全愈合(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70%的大鼠发生骨坏死,其中66、132 μg/kg骨坏死程度更为严重,而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均未见骨坏死(P<0.05)。结论 BRONJ的发生和唑来膦酸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低剂量唑来膦酸治疗只引起程度较轻的颌骨坏死,甚至不发生骨坏死,而高剂量唑来膦酸可引起严重骨坏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米静, 张明宾, 万光勇
    2017 (2):  121-126.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5
    摘要 ( 366 )   PDF(3998KB) ( 450 )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槲皮素影响ACC-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计算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 ACC-M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 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槲皮素抑制 ACC-M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151.12 μmol/L(P<0.05);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显示,槲皮素能够诱导ACC-M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P<0.05);PI染色法检测显示,槲皮素主要作用于 G2/M 节点,能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于 G2/M 期;RT-PCR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200 μmol/L 槲皮素可显著抑制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能够抑制ACC-M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钛网+膜联合使用修复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李慧萍, 孙守福, 甄锦泽, 王烨欣, 徐伟峰, 郑吉驷, 张善勇, 朱应超, 钟晓琪
    2017 (2):  127-130.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6
    摘要 ( 387 )   PDF(3006KB) ( 542 )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修复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3只成年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P1-M1,牙槽窝愈合6个月。将3只比格犬(共6侧)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组使用种植体+骨粉+Bio-Gide膜,C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io-Gide膜。每侧选取3个位点制备种植窝,在颊侧制作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并分别覆盖钛网或Bio-Gide膜。于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C组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密度等数据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骨小梁分散度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对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钛网或Bio-Gide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唑来膦酸剂量与颌骨坏死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沈亚俊, 杜明燕, 关键, 李矛, 赵彦涛, 葛成
    2017 (2):  131-135.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7
    摘要 ( 468 )   PDF(3608KB) ( 422 )  
    目的 建立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分析双膦酸盐剂量与颌骨坏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33、66、132 μg/k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2周,每周3次,每周称重。第9周,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12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大鼠在拔牙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X线片显示的拔牙创骨质密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6.7%的大鼠拔牙创黏膜未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所有大鼠拔牙创黏膜均完全愈合(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70%的大鼠发生骨坏死,其中66、132 μg/kg骨坏死程度更为严重,而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均未见骨坏死(P<0.05)。结论 BRONJ的发生和唑来膦酸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低剂量唑来膦酸治疗只引起程度较轻的颌骨坏死,甚至不发生骨坏死,而高剂量唑来膦酸可引起严重骨坏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氧激活HIF-1α诱导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吴泽键, 周斌, 陈伟生, 吴晓平, 黄志权
    2017 (2):  136-141.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8
    摘要 ( 362 )   PDF(4515KB) ( 306 )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诱导人舌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以及HIF-1α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常氧(20% O2)或低氧(1% O2)状态下培养舌鳞癌SCC9、CAL27细胞48 h,Western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fibronectin和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和HIF-1α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小干扰RNA(HIF-1α-Si)转染舌鳞癌细胞,检测HIF-1α、vimentin、fibronectin与E-cadherin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人舌鳞癌细胞SCC9、CAL27在低氧环境中培养48 h后,间质标志蛋白vimentin和fibronectin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降低,HIF-1α表达上调,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小干扰RNA(siRNA)转染舌鳞癌细胞SCC9、CAL27并于低氧下培养后,HIF-1α表达显著降低,vimentin和fibronectin表达也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低氧通过上调HIF-1α表达而促进人舌鳞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医学辅助下创伤性骨化肌炎的手术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翔宇, 郑吉驷, 张善勇, 杨驰
    2017 (2):  142-146.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09
    摘要 ( 432 )   PDF(3630KB) ( 4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评价
    赵志国, 潘遥, 杨东升, 张力平
    2017 (2):  147-152.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0
    摘要 ( 393 )   PDF(3738KB) ( 479 )  
    目的 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3月,对确诊为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29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d)治疗,分2次口服。每3~4周复诊1次,定期拍照,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根据Achauer 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9例患儿平均口服普萘洛尔6个月。疗效Ⅰ级(差)0例,Ⅱ级(中)2例,Ⅲ级(好)9例,Ⅳ级(优)18例;2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睡眠障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效果
    薛晓晨, 李彪, 孙昊, 柳稚旭, 朱敏, 王旭东
    2017 (2):  153-156.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1
    摘要 ( 375 )   PDF(3007KB) ( 377 )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方法。方法 纳入6例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病例,进行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DO)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SARME)。依照计算机辅助手术模拟(CASS)技术标准流程进行下颌体部DO术模拟,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设计牵引方向及距离。在T0、T1、T2及T3分别进行头颅CT、颞下颌关节(TMJ)问卷、TMJ磁共振、多导睡眠监测(PSG)等检查,从面型、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情况及睡眠呼吸功能4个方面评估手术效果、二期手术必要性及关节稳定性等。结果 纳入病例中,3例已完成全部治疗。下颌体部分别牵引13.0 mm、6.7 mm和8.1 mm,二期颏成形分别前移7.2 mm、0(未做)和11 mm,上颌分别扩弓5.3 mm、7.3 mm和4.9 mm,PSG数据显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痊愈。最终面型及咬合关系均达到预期,改建期无复发,TMJ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下颌体部DO联合SARME,可有效纠正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运用CASS技术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可有效预计牵引方向及距离,使治疗效果及稳定性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口腔颌面部难治性动静脉畸形的疗效观察
    辜健敏, 孟箭, 顾倩平, 张杰, 李志萍, 王兴
    2017 (2):  157-160.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2
    摘要 ( 485 )   PDF(2635KB) ( 789 )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引导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7例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密切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影像学资料的变化进行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 6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7%。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联合DSA下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可能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临床疗效评价
    赵志国, 潘遥, 杨东升, 张力平
    2017 (2):  161-164.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3
    摘要 ( 388 )  
    目的 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3月,对确诊为婴幼儿鼻部血管瘤的29例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2.0 mg/(kg·d)治疗,分2次口服。每3~4周复诊1次,定期拍照,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根据Achauer 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9例患儿平均口服普萘洛尔6个月。疗效Ⅰ级(差)0例,Ⅱ级(中)2例,Ⅲ级(好)9例,Ⅳ级(优)18例;2例患儿出现轻度腹泻,2例出现睡眠障碍,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鼻部血管瘤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效果
    薛晓晨, 李彪, 孙昊, 柳稚旭, 朱敏, 王旭东
    2017 (2):  165-170.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4
    摘要 ( 367 )   PDF(4262KB) ( 376 )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双侧髁突自溶性吸收(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方法。方法 纳入6例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的病例,进行下颌双侧体部牵引成骨(DO)联合上颌手术辅助快速扩弓(SARME)。依照计算机辅助手术模拟(CASS)技术标准流程进行下颌体部DO术模拟,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设计牵引方向及距离。在T0、T1、T2及T3分别进行头颅CT、颞下颌关节(TMJ)问卷、TMJ磁共振、多导睡眠监测(PSG)等检查,从面型、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情况及睡眠呼吸功能4个方面评估手术效果、二期手术必要性及关节稳定性等。结果 纳入病例中,3例已完成全部治疗。下颌体部分别牵引13.0 mm、6.7 mm和8.1 mm,二期颏成形分别前移7.2 mm、0(未做)和11 mm,上颌分别扩弓5.3 mm、7.3 mm和4.9 mm,PSG数据显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痊愈。最终面型及咬合关系均达到预期,改建期无复发,TMJ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下颌体部DO联合SARME,可有效纠正双侧ICR继发重度骨性Ⅱ类错畸形伴上牙弓狭窄。运用CASS技术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可有效预计牵引方向及距离,使治疗效果及稳定性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3—2012年上海地区口腔恶性肿瘤发病状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傅锦业, 吴春晓, 张陈平, 孙坚, 郑家伟, 张志愿, 郑莹
    2017 (2):  171-175.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5
    摘要 ( 300 )   PDF(3281KB) ( 340 )  
    目的 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发病状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Z检验和加权卡方检验,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3—2012年,上海全市共诊断口腔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935例,发病粗率为35.8/100万,发病标率为18.8/100万,性别比为1.36∶1;中位首诊年龄为63岁,女性略大于男性。发病危险度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10年间口腔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随着上海城市老龄化的发展,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发病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自体动脉移植修复腮腺导管的远期疗效观察
    王维, 池宇峰, 谭锡涛, 王佩, 费晓东, 汪晓霞
    2017 (2):  176-179.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6
    摘要 ( 428 )   PDF(2855KB) ( 806 )  
    目的 评价自体动脉移植在修复腮腺导管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12年12月应用自体动脉重建腮腺导管的6例患者资料。通过临床观察、腮腺造影检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9 a。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2 a,6例患者腮腺无肿胀,腮腺导管通畅,腮腺分泌功能正常;术后2~9 a,患者双侧腮腺基本对称,挤压腮腺,2例腮腺导管有少量唾液分泌。腮腺造影显示重建区导管狭窄;3例腮腺导管无唾液分泌; 1例患者失访。结论 采用自体动脉重建腮腺导管,近期效果良好。但从远期疗效来看,自体动脉不适合重建腮腺导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医学教育
    国际口腔颌面创伤外科发展史
    黄秀玲编译, 张益审校
    2017 (2):  180-184.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7
    摘要 ( 384 )   PDF(2772KB) ( 3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早期口腔鳞癌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田雪蕊, 杨溪, 张陈平
    2017 (2):  185-188.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8
    摘要 ( 357 )   PDF(2529KB) ( 9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数字医学辅助下创伤性骨化肌炎的手术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翔宇, 郑吉驷, 张善勇, 杨驰
    2017 (2):  189-191.  doi: 10.19438/j.cjoms.2017.02.019
    摘要 ( 278 )   PDF(2933KB) ( 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