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1 (3):  0-0. 
    摘要 ( 78 )   PDF(419KB)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拔牙窝内植入不同深度骨水平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改建的组织形态变化
    张楚南, 赵旭, 乔士冲, 张晓梦, 顾迎新
    2021 (3):  193-196.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1
    摘要 ( 284 )   PDF(919KB) ( 266 )  
    目的 比较新鲜拔牙窝内植入不同深度种植体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6只成年拉布拉多犬的双侧前磨牙拔除后,立即将24颗种植体以不同深度植入拔牙窝内。将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按以下不同深度植入拔牙窝—颊侧牙槽嵴下2 mm,颊侧牙槽嵴下1 mm,与牙槽嵴齐平,以及颊侧牙槽嵴上方1 mm。愈合6个月后采集样本,获得未脱钙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获得垂直骨吸收和生物学宽度。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获得成功骨结合。骨吸收以种植体植入牙槽嵴下2 mm处最显著(P<0.05)。以不同深度植入时,生物学宽度无显著差别。结论 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时,不同植入深度对骨吸收有影响。当植入深度为骨下2 mm时,骨吸收最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异黄酮对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
    陈富民, 代庆刚, 邬春兰, 王跃平
    2021 (3):  197-200.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2
    摘要 ( 172 )   PDF(948KB) ( 166 )  
    目的 评价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下颌骨骨髓源巨噬细胞(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mBMMs在100 μmol/L、10 μmol/L、1 μmol/L、100 nmol/L、10 nmol/L及1 nmol/L 大豆异黄酮作用下细胞活性的改变。通过RANKL刺激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利用TRAP染色等方法分析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作用下多核破骨细胞数目及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μmol/L、100 nmol/L、 10 nmol/L及1 nmol/L大豆异黄酮组mBMMs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高浓度大豆异黄酮(100 μmol/L及10 μmol/L)可抑制mBMMs细胞活性(P<0.05)。mBMMs 在RANKL的诱导下形成破骨细胞,TRAP染色显示为酒红色多核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1 μmol/L及100 nmol/L大豆异黄酮组破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分析破骨相关基因表达,发现1 μmol/L及100 nmol/L大豆异黄酮均能降低NFATc1、Mmp9、Trap及Ctsk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抑制mBMMs破骨细胞向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泊酚对人咽鳞癌FADu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调节作用
    王越, 劳蔚, 孙宇
    2021 (3):  201-204.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3
    摘要 ( 182 )   PDF(1085KB) ( 185 )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人咽鳞癌FADu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进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0、5、10、20 μg/mL)丙泊酚处理的人咽鳞癌FADu细胞系分别进行CCK-8毒性测试,平板克隆实验测试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纵向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免疫印迹实验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人咽鳞癌FADu细胞系存活率在不同浓度丙泊酚处理后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平板克隆实验表明,细胞增殖能力随着丙泊酚浓度增高而显著下降(P<0.01)。划痕实验表明,10、20 μg/mL丙泊酚处理的细胞横向迁移能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丙泊酚有效抑制纵向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P<0.001),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表明,Bcl-2表达递减,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递增(P<0.01);随着丙泊酚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显著凋亡。结论 丙泊酚抑制人咽鳞癌细胞FADu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通过抑制Bcl-2/Bax通路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Caspase-3的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分子鹰嘴豆芽素A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谢昕儒, 冉雪会, 徐伟峰, 刘秀明, 张翔凯, 曹玲燕, 张善勇
    2021 (3):  205-212.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4
    摘要 ( 228 )   PDF(1370KB) ( 221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牙髓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BCA对hDPSCs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q-PCR、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等分析0、1、5、10、20、30 μmol/L BCA对hDPSCs成骨分化的作用,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研究BCA对hDPSCs成骨分化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获取的hDPSCs经流式细胞术鉴定,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CCK-8结果显示,25 μmol/L以下浓度的BCA对hDPSCs增殖无影响,30 μmol/L以上抑制hDPSCs增殖。q-PCR结果显示,10 μmol/L BCA显著提升hDPSCs成骨分化过程中标志基因ALP、COL-1、OPN、OCN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及茜素红染色显示,10 μmol/L BCA组比对照组及其他浓度组染色明显增强;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BCA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但对ERK及JNK无明显激活作用。结论 组织块法可获取纯度较高的hDPSCs,BCA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hDPSCs成骨向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及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
    李剑平, 刘培, 高学舸, 石燕萍
    2021 (3):  213-216.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5
    摘要 ( 199 )   PDF(899KB) ( 208 )  
    目的 分析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及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的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的受体活化因子(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SPF级SD大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模型。建模成功后,以雷洛昔芬12 mg/kg灌胃干预4周。X线摄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骨痂区骨密度(BMD),H-E染色检查骨痂区骨组织形态,Western 免疫印迹检测OPG、RANKL、RANK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雷洛昔芬组术后2周、4周骨折线恢复较模型组优,H-E染色显示骨痂区骨组织骨小梁、骨基质样团块较模型组多,术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当。雷洛昔芬组术后2、4周骨痂区BMD及OPG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RANKL、RAN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雷洛昔芬能调节OPG/RANKL/RANK系统,促进骨质疏松性颌骨骨折大鼠的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athmin表达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远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谈亦然, 赵铜超, 王丽珍, 李江, 琚梧桐, 朱东旺, 张志愿, 钟来平
    2021 (3):  217-221.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6
    摘要 ( 209 )   PDF(999KB) ( 189 )  
    目的 验证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能否预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从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TPF)诱导化疗中远期获益。方法 收集2008年3月—2010年12月入组TPF诱导化疗临床试验的256例OSCC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收集患者肿瘤活检标本,进行Stathm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评分。根据Stathmin表达评分进行亚组预后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将Stathmin和其他基线特征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和Cox回归模型预后分析。结果 Stathmin的表达可预测OSCC患者对TPF诱导化疗的反应,Stathmin低表达的OSCC患者从TPF诱导化疗中获益,而高Stathmin表达的OSCC患者不能获益于TPF诱导化疗。Stathmin的表达是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 Stathmin是独立的预测OSCC诱导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基于Stathmin筛选指导OSCC患者接受TPF诱导化疗的后续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牙区使用角度螺丝一体冠不同全瓷材料修复种植单冠:1年前瞻性半口自身对照研究
    杨路鹏, 樊林峰, 史俊宇, 张枭, 顾迎新, 张楚南
    2021 (3):  222-225.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7
    摘要 ( 280 )   PDF(832KB) ( 159 )  
    目的 评价种植体支持的角度螺丝一体冠不同全瓷材料修复单冠在随访1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13例上颌或下颌磨牙区双侧对称缺失的患者,每例患者接受两侧种植治疗。同一患者使用相同尺寸的2颗种植体。3~6个月后采用角度螺丝通道一体全瓷冠修复,每例患者的修复体分为全锆组和传统组。戴牙后即刻和12个月后进行X线检查,记录患者对修复体使用1年后的美学、功能评分及并发症。采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修复后12个月的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美学评价与功能评价在全锆组和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锆组边缘骨吸收为(-0.117±0.157)mm,传统组边缘骨吸收为(-0.141±0.15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研究范围内,磨牙区使用2种全瓷修复方式的螺丝通道一体冠临床效果良好,全锆冠与传统全瓷冠修复效果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继续口服抗凝药对复杂牙拔除术后出血的影响
    郝新河, 高超, 沈末伦, 叶虎, 赵君, 储德强, 翟沁凯
    2021 (3):  226-229.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8
    摘要 ( 544 )   PDF(755KB) ( 215 )  
    目的 探讨术前不停用抗凝药对复杂牙拔除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7月—2020年9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外科门诊行复杂牙拔除术[翻瓣和(或)去骨],术前继续口服抗凝药物的51例患者。按口服抗凝药物的种类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比较2组术后30 min、1 h、24 h术区出血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服华法林患者26例,阿司匹林25例,均为单颗复杂牙拔除。术后30 min,术区出血患者19例(37.3%),其中华法林组9例(34.6%),阿司匹林组10例(40%,P=0.691)。术后1 h,术区出血患者8例(15.7%),其种华法林组4例(15.4%),阿司匹林组4例(16%,P=0.952)。术后24 h,延迟出血患者2例(3.9%),均为口服华法林患者(7.7%,P=0.157),均为磨牙拔除术后出血(6.5%,P=0.247)。结论 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术后出血率未见显著差异。术前不停用华法林的患者行复杂磨牙拔除术,有延期出血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麻醉方式在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刘锦星, 黄慧敏, 董翔, 劳蔚, 施巍
    2021 (3):  230-233.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09
    摘要 ( 364 )   PDF(755KB) ( 197 )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腮腺肿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S组)和全凭静脉组(V组)(n=35)。麻醉诱导时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后S组吸入七氟醚复合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V组则仅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使用肌松监测仪测定拇指内收肌的4个成串刺激(TOF)反应,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深度阻滞恢复时间(T1的出现时间)、T1 50%及TOF 90%恢复时间。术中采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2组患者在T1 50%时监测的成功率,比较2组患者术中发生体动与心血管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拔管时间。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S组T1的出现时间晚于V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的T1 50%及TOF 90%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2组患者在T1 50%时均能成功获得面神经监测信号。2组均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V组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轻微体动。2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均能满足术中面神经监测的手术要求,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面神经电生理信号,而静吸复合麻醉有利于预防术中体动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铁调素和铁蛋白临床分析
    王烨, 胡蓉, 王圆, 黄燕
    2021 (3):  234-237.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0
    摘要 ( 279 )   PDF(756KB) ( 125 )  
    目的 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血清铁调素和铁蛋白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6例,依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VAP组(n=100)和非VAP组(n=96)。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 评分,将VAP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检测所有入组患者血清PCT、铁调素和铁蛋白水平。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血清学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上述指标与V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VAP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非VAP 组(P<0.05);VAP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3±0.95)ng/mL、(23.68±6.70)分, 显著高于非VAP组的(0.87±0.46)ng/mL、(17.22±5.19)分 (P<0.05)。VAP组患者血清铁蛋白、铁调素和铁蛋白/铁调素比值分别为(217.79±62.38)ng/mL、(57.62±9.60)ng/mL和3.79±0.93,显著高于非VAP组患者的(181.55±54.02)ng/mL,(50.58±8.52)ng/mL和3.11±0.86(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VAP患者血清铁蛋白、铁调素水平和铁蛋白/铁调素比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 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PCT、铁调素、铁蛋白及铁蛋白/铁调素比值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772、0.811、0.873、0.898,P均<0.05) 。结论 血清铁调素、铁蛋白及铁蛋白/铁调素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VAP 患者中显著升高,可用于评估口腔颌面外科V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8例HPV相关口咽鳞癌患者生存分析
    孔钰, 杨小琛, 陶月琴, 周凯, 林浩志, 侯峰, 冯元勇, 陈云庆, 蒋艳霞, 宋凯, 尚伟
    2021 (3):  238-243.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1
    摘要 ( 602 )   PDF(928KB) ( 152 )  
    目的 探讨口咽癌HPV适用检测方法并比较HPV阳性患者新、旧版肿瘤TNM分期降级后的预后差异,为指导HPV相关口咽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71例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分别行脱落细胞学、P16免疫组织化学及HPV-RNA PCR检测HPV,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68例HPV相关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新、旧版TNM分期标准对其重新分期,了解降级情况,统计各期患者生存率,比较新、旧2版分期患者的预后,应用 Kaplan-Meier方法建模,采用SPSS 22.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P16检测、口咽脱落细胞检测和PCR检测的口咽癌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7%、14.6%和24.0%,脱落细胞检测与其他2种检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205)。68例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按照第7版与第8版TNM标准分期,分别为Ⅰ期3和42例,Ⅱ期7和14例,Ⅲ期17和9例,Ⅳ期41和3例。第7版与8版分期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Ⅰ期100.0%和89.7%(P=0.672),Ⅱ期68.6%和61.9%(P=0.961),Ⅲ期66.8%和37.0%(P= 0.043),Ⅳ期74.8%和0.00%(P=0.000)。第7与8版分期的早期患者(Ⅰ、Ⅱ期)生存率比较,78.8%和82.7%(P=0.585),晚期患者(Ⅲ、Ⅳ期)生存率比较,71.2%和27.8%(P =0.000)。HPV阳性患者按照第7版分期,早期与晚期患者生存率为78.8%和71.2%(P=0.982);按照8版分期,早期与晚期患者生存率为82.7%和27.8%(P=0.000)。结论 脱落细胞检查不宜作为诊断HPV阳性口咽鳞癌的单一标准,P16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PCR基因检测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于HPV阳性口咽鳞癌患者,新版分期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预后分层更加清晰,能更好指导临床决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麻醉维持药物对长时间手术婴幼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仇琳, 李静洁, 张凌, 蒋超
    2021 (3):  244-247.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2
    摘要 ( 226 )   PDF(756KB) ( 121 )  
    目的 比较丙泊酚全凭静脉、七氟烷全凭吸入及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静吸复合3种不同全麻维持药物对长时间手术婴幼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8~24月龄、手术时间>3 h的择期头颈颌面外科手术患儿51例,随机分为3组,即P组(丙泊酚全凭静脉维持)、S组(七氟烷全凭吸入维持)和C组(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静吸复合维持),每组17例。所有患儿均行快速诱导经口腔气管内插管,术中根据麻醉深度监测、调整各组麻醉维持药物的用量。手术划皮前(T0)及手术结束即刻(T1)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Hcy浓度,比较各组术前、术后Hcy浓度及其变化。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患儿心率(HR)均显著下降(P<0.05),无创血压(NI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无显著变化。与术前相比,C组患儿术后血清Hcy浓度显著下降(P<0.01),S组、P组无显著变化。3组间术前、术后Hcy浓度及手术前、后Hcy变化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于婴幼儿长时间手术麻醉维持,对血清Hcy浓度影响都较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去伪影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钛板植入术后放疗的剂量影响
    劳峥, 毕帆, 樊文慧, 胡海生, 涂文勇, 石慧烽
    2021 (3):  248-252.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3
    摘要 ( 249 )   PDF(817KB) ( 150 )  
    目的 通过去伪影前、后CT各组织的CT值和剂量比较,探讨金属伪影消减(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算法对头颈部钛板植入术后放疗计划的剂量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0例,均为术中植入钛板进行下颌骨重建患者。在模拟定位阶段,分别获取常规CT图像和MAR算法后的去伪影CT图像。使用自动勾画软件对基于MAR算法的CT图像进行危及器官勾画,而后将勾画复制到常规CT图像上,分别统计各危及器官的CT值。以颈2椎体前缘作为计划中心点,设置2个40 cm×40 cm的对穿照射野并计算剂量。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在各组织的平均CT值方面,相比常规CT图像,基于MAR算法的去伪影CT图像的各组织平均CT值发生明显变化,变化范围为5.04%~127.19%,平均变化率为26.29%。除喉部、左右腮腺、咽扁桃体、垂体和甲状腺外,去伪影前、后各组织的平均CT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剂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CT各组织的平均剂量除口腔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AR算法可以有效降低CT图像的伪影,但也改变了无伪影区域的CT值,对剂量造成一定影响,可以将其作为靶区勾画的参照,但不可将去伪影CT图像用于剂量计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与标准长度微型种植体效果比较
    郭苏伟, 王蕻雁, 赵祥鹤
    2021 (3):  253-257.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4
    摘要 ( 399 )   PDF(799KB) ( 141 )  
    目的 比较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mini dental implant,MDI)与标准长度MDI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进行下颌覆盖义齿短MDI和标准长度MDI修复的无牙颌患者60例,分为短MDI组(30例)和标准MDI组(30例),比较2组基线、术后1周和1年种植体周围组织临床指标,术后1年种植体存活和成功情况,种植体修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短MDI组术后1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和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小于标准MD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MDI组术后1年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I)和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显著小于标准MDI组(P<0.05);短MDI组术后1年种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高于标准MD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MDI组种植体修复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短MDI组(P<0.05);短MDI组在种植体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性、美观度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标准MDI组(P<0.05)。结论 短MDI应用于下颌覆盖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术后1年内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与标准长度微型种植体效果比较
    郭苏伟, 王蕻雁, 赵祥鹤
    2021 (3):  253-257.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4
    摘要 ( 1 )   PDF(799KB) ( 15 )  
    目的 比较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mini dental implant,MDI)与标准长度MDI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进行下颌覆盖义齿短MDI和标准长度MDI修复的无牙颌患者60例,分为短MDI组(30例)和标准MDI组(30例),比较2组基线、术后1周和1年种植体周围组织临床指标,术后1年种植体存活和成功情况,种植体修复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短MDI组术后1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和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小于标准MD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MDI组术后1年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I)和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显著小于标准MDI组(P<0.05);短MDI组术后1年种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高于标准MD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MDI组种植体修复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短MDI组(P<0.05);短MDI组在种植体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性、美观度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标准MDI组(P<0.05)。结论 短MDI应用于下颌覆盖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术后1年内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开窗刮治术治疗24例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效果观察
    贺捷, 田卓炜, 胡永杰, 王延安
    2021 (3):  258-261.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5
    摘要 ( 1135 )   PDF(915KB) ( 234 )  
    目的 观察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一期刮治开窗术结合二期刮治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治疗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24例下颌骨单房或多房实性肿瘤患者,术中明确诊断为成釉细胞瘤后,进行一期开窗刮治。术后定期随访颌面部CT、全景片,适时行二期刮治。观察囊腔变化,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4例患者中,无肿瘤进展、范围增大病例,均未出现开窗口早闭、局部感染或骨髓炎症状。其中病情稳定6例,部分缓解10例,完全缓解8例,总有效率为75.0%。20例患者经二期刮治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开窗刮治治疗下颌骨实性成釉细胞瘤具有可行性,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A与多普勒筛查腓动脉变异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马春跃, 田卓炜, 朱丹, 秦兴军
    2021 (3):  262-269.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6
    摘要 ( 403 )   PDF(1336KB) ( 176 )  
    目的 通过分析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制备前及制备中发现的腓动脉变异情况,探讨大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制备前选择性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单中心近10年经CTA或术中发现的各类腓动脉变异情况,分析不同腓动脉血管的分类及分布情况。结果 在683例计划腓骨瓣手术患者中,16例(19侧)发现小腿腓动脉异常,其中3例为双侧腓动脉变异。在2侧小腿中发现ⅢC型变异(腓大动脉变异型),而大多数变异(13侧小腿)为ⅢA型(胫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型);4侧小腿为新ⅢD型(胫、腓动脉低分叉型)。术前多普勒超声及体格检查仅发现2侧小腿血管异常。这些患者中,6例因制备腓骨瓣术中发现变异(术前仅做了超声及体格检查),其中3例继续切取腓骨瓣,并采用动脉血管桥接的方法以延长腓动脉,其中1例术后出现小腿局部组织缺血、比目鱼肌部分坏死和跛行。结论 为确保腓骨瓣制备后的下肢供区安全,倡导选择性地在制备长段复杂性腓骨瓣手术前进行CTA检查,而不是单纯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A与多普勒筛查腓动脉变异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马春跃, 田卓炜, 朱丹, 秦兴军
    2021 (3):  262-269.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6
    摘要 ( 1 )   PDF(1336KB) ( 23 )  
    目的 通过分析血管化腓骨肌皮瓣制备前及制备中发现的腓动脉变异情况,探讨大型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制备前选择性使用CT血管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单中心近10年经CTA或术中发现的各类腓动脉变异情况,分析不同腓动脉血管的分类及分布情况。结果 在683例计划腓骨瓣手术患者中,16例(19侧)发现小腿腓动脉异常,其中3例为双侧腓动脉变异。在2侧小腿中发现ⅢC型变异(腓大动脉变异型),而大多数变异(13侧小腿)为ⅢA型(胫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型);4侧小腿为新ⅢD型(胫、腓动脉低分叉型)。术前多普勒超声及体格检查仅发现2侧小腿血管异常。这些患者中,6例因制备腓骨瓣术中发现变异(术前仅做了超声及体格检查),其中3例继续切取腓骨瓣,并采用动脉血管桥接的方法以延长腓动脉,其中1例术后出现小腿局部组织缺血、比目鱼肌部分坏死和跛行。结论 为确保腓骨瓣制备后的下肢供区安全,倡导选择性地在制备长段复杂性腓骨瓣手术前进行CTA检查,而不是单纯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制“V”形支架在眶内侧壁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
    柏正群, 刘建兵, 吴丽芳, 孙晓蔚, 董燕
    2021 (3):  270-272.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7
    摘要 ( 244 )   PDF(960KB) ( 129 )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自制“V”形支架在眶内侧壁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眶壁骨折患者,均在鼻内镜辅助下经鼻窦入路整复,并以“V”形支架进行支撑,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5例手术患者均成功整复到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全部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在眶壁骨折复位治疗中,应用自制“V”形支架,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分析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19年载文分析
    张辉红, 李雪璐, 徐菱
    2021 (3):  273-277.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8
    摘要 ( 180 )   PDF(787KB) ( 124 )  
    目的 分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近10年载文情况,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19年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统计,指标包括论文数量、类型、地区分布、第一作者及单位分布、基金论文比例、发表时滞、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0年载文量为1107篇,以基础研究(24.84%)和临床研究(44.35%)为主,作者单位分布于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载文量前10名的地区共发文998篇(90.15%),前10名的单位机构共发文734篇(66.31%)。1107篇论文中,669篇(60.43%)有基金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295篇(26.65%)。10年的平均发表时滞为240.86天(8个月),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前5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后5年较稳定。结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拥有固定的核心作者和机构群,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从“合成致死”策略的视角浅谈头颈鳞癌靶向治疗
    陈澜, 张志愿, 孙树洋
    2021 (3):  278-283.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19
    摘要 ( 447 )   PDF(775KB) ( 206 )  
    合成致死指在2个基因中,单独1个基因发生功能性缺失不影响细胞存活,但是2个基因同时发生功能性缺失,能够特异性诱导细胞死亡。头颈鳞癌是以抑癌基因高频突变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利用合成致死能够为该类靶向药物匮乏的肿瘤提供全新的治疗策略。得益于RNA干扰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肿瘤合成致死筛选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开辟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抗肿瘤合成致死新靶点,完善了联合用药方案和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等治疗策略。由于合成致死具有强烈的遗传背景依赖性,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瘤模型能够充分反映肿瘤异质性和患者的遗传学背景,是进行合成致死筛选和验证的理想临床前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垂直向控制在矫正成人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瞿然奕, 汪席均, 江凌勇
    2021 (3):  284-288.  doi: 10.19438/j.cjoms.2021.03.020
    摘要 ( 390 )   PDF(770KB) ( 342 )  
    颌骨与牙包含三个维度:矢状向、横向和垂直向,以往临床上错畸形的矫治常聚焦于前突或后缩问题,而易忽略垂直向问题。垂直向问题往往对矢状向产生影响,如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多呈现高角骨面型,易引起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形成骨性Ⅱ类错畸形。早期由于相应的矫正手段有限,正颌手术一直是骨性Ⅱ类高角面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种植支抗的出现及应用,使用微钛板和(或)微螺钉种植体可以提高单纯正畸治疗的垂直向控制效果,减小了部分轻、中度垂直向发育过度患者的治疗风险和创伤。本文旨在回顾近年关于正畸代偿及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矫正成人骨性Ⅱ类高角病例的研究,从不同方式的控制效果、稳定性分析以及临界病例的治疗方式等方面,对应用垂直向控制纠正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