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9-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9 (5):  384-384. 
    摘要 ( 94 )   PDF(397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共识
    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中国专家共识
    蒋灿华, 翦新春, 张志愿, 郑家伟, 石冰, 刘彦普, 何悦, 彭歆, 尚政军, 韩新光, 刘蔚东, 莫洋, 郭峰, 程智刚, 陈传俊, 龚忠诚, 金武龙, 张世周, 袁荣涛, 严奉国, 李鹏程, 张胜, 高兴, 陈洁
    2019 (5):  385-390.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1
    摘要 ( 550 )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手术,具有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减少院内感染、加速患者康复及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为部分中、小手术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医疗服务。由于同时涉及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等多个环节,日间手术的开展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仅在部分医疗机构初步开展,尚未普及,且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流程。为促进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的发展,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15所医疗机构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外日间手术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国情,讨论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以期对我国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的开展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专家共识
    刘建华, 张志愿, 石冰, 郭传瑸, 孙坚, 王慧明, 孙长伏, 郑谦
    2019 (5):  391-396.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2
    摘要 ( 528 )  
    唇缺损除导致患者面部外貌缺陷外,常引起面部功能障碍,如进食不便、语言障碍、咀嚼困难、流涎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唇缺损一般是指全层复合组织缺损,可由先天性疾病、炎症、外伤或肿瘤所导致,唇癌是造成唇缺损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许多患者术后唇外形与功能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规范唇癌切除术后修复重建的诊疗技术,使唇癌切除手术修复治疗更加标准化,提高唇癌切除后修复重建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我们组织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唇缺损局部组织瓣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由于游离组织瓣修复唇缺损种类繁多,过于复杂,仅适用于局部组织瓣无法修复的情况,难以制定统一标准,故未纳入本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基于RNA-Seq分析挖掘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核心基因及通路
    汪洋, 夏亮, 胡宇华, 张春叶, 王丽珍, 李江, 田臻
    2019 (5):  397-402.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3
    摘要 ( 263 )  
    目的:筛选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与瘤旁唾液腺腺体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PA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基因及通路。方法:采用RNA-Seq技术,检测5例PA患者的配对肿瘤与瘤旁唾液腺腺体,筛选2组间差异基因。运用蛋白互作数据库STRING分析预测差异基因所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筛选互作网络中的核心模块及核心基因,分析核心模块中激活的信号通路,预测上述模块与PLAG1可能的相互作用关系。RT-PCR验证核心基因在20例PA患者的配对肿瘤组织及瘤旁唾液腺中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测得3810个差异基因,其中2021个下调,1789个上调。核心模块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ER受体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的激活。PLAG1可能通过PHLPP1、LRRK2、β-catenin蛋白与核心模块发生作用。RT-PCR显示,核心基因在20例PA样本及其瘤旁唾液腺组织中的差异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核心基因ADCY3ADCY5ADORA1APLNAPPC5CCL28DRD2FPR3 GABBR1可能在P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为预防PA复发及预后标志物筛选提供思路。PLAG1可能通过PHLPP1、LRRK2、β-catenin间接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ER受体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从而诱发PA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质疏松SD大鼠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模型的建立
    李璐, 邱宇, 黄立, 蒋志豪, 王日辉, 高炳菊, 李军, 廖云阳, 林李嵩
    2019 (5):  403-411.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4
    摘要 ( 311 )  
    目的:建立骨质疏松SD大鼠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动物模型。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12周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1.0 mg/(kg·d),60 d后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对照组)给药后不予干预;第2组(实验组)连续给药后予以拔除双侧上下颌第一磨牙。术后2、4、8周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并进行临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及组织形态学检测。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实验组术后2周开始出现MRONJ改变,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下颌骨发生率(56.7%)高于上颌骨(26.7%)。血清RANKL和OPG浓度随时间发生显著改变,但与MRONJ发病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H-E染色观察MRONJ病变区骨小梁结构紊乱,骨细胞溶解导致大量空虚骨陷窝形成(P<0.05)。根据骨坏死病变和软组织损害程度对所有MRONJ动物进行分级分期,对照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MRONJ病变程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加重。Micro-CT显示MRONJ病变区域有骨微裂发生,骨质溶解破坏; MRONJ大鼠BMD、Tb.N在MRONJ 2期与其他分组有显著差异(P<0.05),MRONJ 0期时Tb.Sp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质疏松SD大鼠动物模型上使用高剂量阿仑膦酸钠皮下注射60 d后予以配合拔牙,术后2周开始出现MRONJ,8周可以建立较为稳定的MRONJ动物模型;拔牙是MRONJ的好发因素;MRONJ病变程度与时间有相关性;血清RANKL/OPG比值变化可能与MRONJ有相关性;Tb.Sp可能是病变早期骨形态学标志,病变区可观察到骨微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条件性敲除软骨组织中FGF9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翁梦佳, 章筱悦, 陈振琦
    2019 (5):  412-417.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5
    摘要 ( 311 )  
    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建立可调控的软骨组织条件性敲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9)小鼠模型。方法:构建针对小鼠Fgf9基因2号外显子的重组载体,电穿孔转染胚胎干细胞(ES细胞)。选择药物G418和Ganc,筛选阳性ES细胞并进行PCR鉴定。利用显微注射将ES细胞注入C57BL/6J小鼠囊胚,移入假孕小鼠子宫,获得含Neo的flox杂合小鼠。该小鼠去Neo后,与ColⅡ-Cre转基因小鼠杂交,并以他莫昔芬诱导,其后代软骨细胞内flox纯合、Cre阳性小鼠的flox区域被敲除。结果:Fgf9基因flox杂合子小鼠无明显异常,可稳定繁殖。该flox小鼠与ColⅡ-Cre转基因小鼠交配后,成功建立条件性敲除软骨组织中Fgf9基因小鼠模型。结论:利用Cre-LoxP系统,可成功建立Fgf9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为后续研究FGF9在骨软骨发育及骨关节稳态维持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解剖学的“五点八线区”技术用于标准化次全舌重建效果评价
    王洁琪, 张汉卿, 李群星, 王张嵩, 方泽震, 李劲松, 范松
    2019 (5):  418-423.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6
    摘要 ( 337 )  
    目的:使用基于解剖学的“五点八线区”皮瓣设计技术进行次全舌重建,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44例舌鳞癌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次全舌重建。根据皮瓣设计方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五点八线区”(five-points eight-line-segments, FIPELS)组(23例)和传统皮瓣移植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重建,将皮瓣的皮神经与舌神经或舌咽神经吻合。利用Likert量表评估吞咽功能、语言清晰度和美观度,并评价重建舌的精细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温度觉。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3例患者出现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愈合良好。与传统方法相比,FIPELS技术可以获得更大面积的皮瓣;FIPELS组患者的吞咽功能(P=0.016)和美观度(P=0.001)显著改善,但语言清晰度无显著提高(P=0.064)。2组患者在精细觉、本体感觉的敏感性、温度觉方面恢复效果相近。结论:使用基于解剖学的FIPELS技术进行精确次全舌重建,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头颈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临床及预后分析
    张湉, 吴云腾, 郭伟
    2019 (5):  424-430.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7
    摘要 ( 718 )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头颈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期、治疗方法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强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收治的105例原发于口腔颌面-头颈部的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05例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5,中位年龄56岁(18~8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单纯渐增性肿块,52%的患者有长期口干症状或曾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腮腺炎。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48例,Ⅱ期25例,Ⅲ期7例,Ⅳ期25例;有B症状者仅1例,无骨髓受侵的患者。最常见的部位为腮腺、腭、下颌下腺。50例接受单一治疗,49例接受联合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8例失访,初治后完全缓解率为80%;疾病进展12例,死亡14例。5年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9%、88%;全身治疗(化疗或利妥昔单抗)可显著提高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0.05),MALT淋巴瘤的国际预后指数(MALT-IPI)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头颈部MALT淋巴瘤初治疗效良好,进展缓慢;晚期患者应辅助全身治疗。MALT-IPI和Ann Arbor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的效果比较
    丁凤, 吴娴, 杨细虎, 周飞军, 丁晓军
    2019 (5):  431-435.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8
    摘要 ( 1462 )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40 例下颌阻生智牙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拔牙组及传统拔牙组,每组120例。比较2 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包括术中根折、拔牙窝形变)发生情况、术中心理畏惧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干槽症、开口受限、面颊部疼痛、肿胀)、术后下唇及舌部麻木症状的发生情况。采用 SPSS 1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拔牙组和传统拔牙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6.3)min和(37.0±8.2)min,存在显著差异(P<0.05)。微创拔牙组拔牙窝中、重度形变发生率及术中心理畏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拔牙组(P<0.05),术后第3天开口受限程度与术后疼痛肿胀发生率与传统拔牙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牙较传统拔牙法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心理畏惧程度较低,可显著降低对拔牙窝及邻牙的创伤,患者更愿意接受,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阿力木江·苏甫尔, 比力克孜·玉素甫, 热娜古孜·阿不都米吉提
    2019 (5):  436-439.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09
    摘要 ( 286 )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NSCL/P患儿,204例正常儿童。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基本情况、围产儿基本情况、孕妇孕前至孕期情况等。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唇腭裂家族史、近亲结婚、孕早期用药、孕早期接触农药及化学药品、孕期营养及健康状况差、孕早期精神状况差是喀什地区NSCL/P的危险因素(P<0.05),口服叶酸片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孕期普及口服叶酸片、避免乱用药及接触危险化学药品、改善孕妇营养及健康状况、避免近亲结婚对降低NSCL/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CA护理模式在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黄嘉妮, 徐诸凤, 郁玺玺, 王悦平
    2019 (5):  440-443.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0
    摘要 ( 258 )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PDCA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采集2组患者的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患者60例,PDCA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相比于常规护理组,PDCA护理组患者的皮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在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围术期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术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40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腮腺发育状况分析
    郑亚峰, 周侠, 商菲菲, 马莲
    2019 (5):  444-447.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1
    摘要 ( 631 )  
    目的: 通过观察及评价第一、二鳃弓综合征(first and second branchial arch syndrome, FSBAS)患者头颅CT的腮腺影像,分析FSBAS患侧腮腺的发育状况。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140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病例,解读并整理放射科评价腮腺的CT报告结果,将其归纳为3类表现形式:第Ⅰ类—与对侧相比,腮腺大致对称;第Ⅱ类—患侧腮腺明显小于对侧(发育不良);第Ⅲ类—患侧未见腮腺影像(缺如)。对3种类型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140例FSBAS患者中,3类腮腺表现的构成比为第Ⅰ类32例,占22.9%;第Ⅱ类22例,占15.7%;第Ⅲ类86例,占61.4%。结论: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腮腺表型中,患侧腮腺缺如(或发育不良)占绝大多数。腮腺缺如或许可作为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的主要表型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气末CO2监测在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博研, 严佳, 姜虹
    2019 (5):  448-452.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2
    摘要 ( 267 )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呼气末CO2监测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月口腔颌面外科预计困难气道的全身麻醉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腔气管插管;试验组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下,使用呼气末CO2监测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气管插管。记录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时间,尝试次数以及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采用GraphPad Prism 6软件包对2组资料进行t检验、 χ2检验,筛选差异指标。结果:2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90.0%,试验组为93.3%,P=0.2196);2组平均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尝试次数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1.2±0.2)次、试验组为(1.1±0.1)次,P=0.6451:;试验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29.5±2.3)s,试验组为(15.8±1.2)s,P=0.0192:;插管过程中,2组心动过速(HR>100次/min)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6.6%、试验组为3.3%,P=0.1746);2组插管时血压升高(高于基础血压20%)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10.0%,试验组为6.7%,P=0.2541);试验组插管时氧饱和度下降(SpO2<90%)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13.3%,试验组为6.7%,P=0.0412);试验组鼻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为16.7%,试验组为6.7%,P=0.0224);2组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6.7%,试验组为3.3%,P=0.1652);2组均未发生术后声音嘶哑;2组术后不良记忆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为6.7%,试验组为3.3%,P=0.1652)。结论:呼气末CO2监测联合经鼻腔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可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时氧饱和度下降及鼻出血发生率,提高气管插管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重指数对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体温的影响及不同保温方式效果的比较
    渠兴乾, 范之丹
    2019 (5):  453-456.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3
    摘要 ( 182 )  
    目的:评价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中体重指数与体温的关系及不同保温措施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观察,第一部分选取我院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60例,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每组20例),即正常体重组(N组),BMI 18.5~22.9;过重组(O组),BMI 23~24.9,轻度肥胖组(L组),BMI 25.0~29.9。患者麻醉诱导后置入鼻咽温探头,记录麻醉诱导后即刻(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120 min(T5)的体温。第二部分选取BMI在18.5~22.9 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20例),即温液仪组(NA组)、温液仪+恒温毯组(NB)。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BMI组间比较,N组和O组仅T4 、T5 时点体温有显著差异(P<0.05);N组和L组, T2~T5 时体温有显著差异(P<0.05);O组和L组,各时点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BMI组内比较,N 组T1与T3、T4、T5体温有显著差异(P<0.05);T2与T4、T5有显著差异(P<0.05);T3与T4有显著差异。O组 T1与T4、T5有显著差异。L组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保温措施分析显示,同时点体温比较,NB组在T3、T4、T5 时体温显著高于NA组(P<0.05),T1和T2时2组无显著差异(P>0.05)。NA组内 T1与 T4 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2与 T5 时体温显著降低(P<0.05),T3-T5 时体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B 组内各时点体温无显著差异。结论:舌颌颈联合根治术中,高BMI值的患者比正常BMI值的患者更易保持体温稳定。温液仪有确切的保温效果,但温液仪联合恒温毯的保温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干预联合右旋美托咪定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费娟, 严佳, 施瑱
    2019 (5):  457-461.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4
    摘要 ( 243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20例3~6岁择期行腭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的OSAHS患儿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处理基础上,使用右旋美托咪定和护理进行联合干预,比较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拔除时(T1)的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 22.0软件包中的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患儿T0时HR及SpO2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儿T1时SpO2显著低于T0时(P<0.05);对照组患儿T1时HR显著高于T0时(P<0.05);实验组患儿T0、T1时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实验组患儿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对于防治OSAHS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切实提高麻醉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朱勇敢, 余双
    2019 (5):  462-464.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5
    摘要 ( 295 )  
    目的:介绍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需求研制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比较使用前(2017年)与使用后(2018年)1年内术中器械设备污染率、由于仪器设备污染所消耗的资金、术中发生针式电刀刺伤例数、医生对术中污染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等。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后1年,较前1年术中器械设备污染率显著下降(由16.41%下降至 7.04%);节省资金约81765元;术中针式电刀刺伤例数减少19例(由24例降至5例);手术医师对术中污染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由78%提升至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无菌收纳袋能有效解决口腔外科术中物品不易管理的难题,不但减少了术中消耗,还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了医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15例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徐万林, 朱云, 卢浩, 刘丽敏, 沈淑坤, 刘胜文, 杨雯君
    2019 (5):  465-468.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6
    摘要 ( 738 )  
    目的:观察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探讨其病因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 年6 月—2017 年6月我院诊治的15 例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4例(26.67%),女11例(73.33%);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39.33岁;3例(20%)复发2次,其余12例(80%)复发1次,平均复发间期是16.3 a。所有患者均采用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术(除2例前次手术已切除下颌下腺者外),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多结节生长且大多包膜不完整。随访1~13 a,中位随访时间6 a,仅1例(6.67%)患者可疑复发,因其年龄较大,无手术意愿而未行再次手术治疗。结论:下颌下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尚不多见,其临床病理特征与原发性多形性腺瘤类似,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虚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
    魏文斌, 陈敏洁, 张伟杰, 刘芷扬, 韩孜祥, 柴盈
    2019 (5):  469-472.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7
    摘要 ( 200 )  
    目的:探索虚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虚拟内镜软件Stlview,将三叉神经痛临床教学内容通过虚拟内镜技术呈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实习生中选取虚拟内镜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12人,保证2组学生年龄、性别匹配均衡。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对所教学的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虚拟内镜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显著差异(P=0.289),但在综合能力考核方面,虚拟内镜教学组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P=0.039)。问卷调查显示,虚拟内镜教学组在三维空间感、学习主动性、教学互动性以及学习趣味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虚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头颈部肿瘤患者症状群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黄瑶, 俞蕾蕾, 杨悦来, 王惠芬, 袁卫军, 茅越丽
    2019 (5):  473-477.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8
    摘要 ( 247 )  
    症状群评估较单一症状评估能便于综合分析,更有利于抓住核心症状,解决主要矛盾。头颈部肿瘤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在疾病发展及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出现多种特异性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症状群评估的研究开展较少,且缺乏中文版头颈部肿瘤患者症状群特异性评估工具。本文就头颈肿瘤患者症状群评估工具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左颈根部乳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吴丹媚, 黄磊, 刘法鑫, 白植宝
    2019 (5):  478-480.  doi: 10.19438/j.cjoms.2019.05.019
    摘要 ( 440 )  
    回顾分析1例发生于左颈根部的乳糜囊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于B超引导下行局部硬化注射治疗,治疗后囊肿明显缩小,颈部外形改善、组织器官压迫现象缓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