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8-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5):  384-384. 
    摘要 ( 113 )   PDF(382KB) ( 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槲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桂志鹏, 周宇宁, 胡月, 夏伦果, 徐袁瑾
    2018 (5):  385-390.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1
    摘要 ( 398 )   PDF(4688KB) ( 345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槲皮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槲皮素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在不同时间点,采用CCK-8法检测槲皮素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基质胶体外成管实验检测槲皮素对HUVECs迁移及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槲皮素对HUVECs中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s中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 SPSS 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 post-hoc分析。结果: 槲皮素能抑制HUVECs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后,HUVECs细胞迁移及形成管腔结构的数量明显减少,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槲皮素能抑制HUVECs中VEGF、bFGF mRNA的表达,抑制HUVECs中AKT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槲皮素抑制HUVECs增殖及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其机制部分通过AKT相关信号通路介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肾上腺素受体在舌癌CAL-27细胞系的表达及β受体阻滞剂对其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刘诗奇, 羊良慧, 陈国生, 王辉, 房芳, 廖显翔, 麦华明
    2018 (5):  391-396.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2
    摘要 ( 270 )   PDF(5270KB) ( 173 )  
    目的: 研究舌癌CAL-27细胞系中β-AR的表达及β受体阻滞剂对其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Pan CK抗体对培养的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及qRT-PCR法检测β-AR在舌癌CAL-27细胞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1-AR、β2-AR在CAL-27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P<0.05);β2-AR在CAL-27细胞的mRNA水平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1-AR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两种药物对CAL-2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50 μmol/L时,普萘洛尔抑制增殖的作用更强(P<0.05);2种药物浓度>2.5 μmol/L,对CAL-27细胞迁移均有抑制作用,普萘洛尔的抑制作用更强;药物浓度>1.0 μmol/L,2种药物对CAL-27细胞侵袭均有抑制作用(P<0.05),普萘洛尔对CAL-27细胞迁移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在舌癌CAL-27细胞中, β1-AR在mRNA水平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而β2-AR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低浓度普萘洛尔及美托洛尔对CAL-27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抑制CAL-27的迁移和侵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细胞脱钙人牙用于大鼠颅盖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刘宗霖, 郭克, 王文超, 张耀升, 徐伟峰, 张善勇, 刘秀明, 金佳梅
    2018 (5):  397-401.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3
    摘要 ( 250 )   PDF(3870KB) ( 223 )  
    目的: 探讨脱细胞脱钙牙作为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和诱导大鼠颅盖骨缺损成骨能力。方法: 离体人牙24颗,分别进行脱钙和脱钙脱细胞处理。实验1—取6只10~12周龄雄性SD大鼠,在大鼠腹部皮下同时包埋脱钙牙、脱细胞脱钙牙,4周后处死大鼠,进行H-E染色,观察2种材料周围炎症反应情况。实验2—取12只10~12周龄雄性SD大鼠,制备双侧颅盖骨区域骨缺损,在左侧骨缺损处植入脱细胞脱钙牙,以未植入任何材料的右侧作为空白对照,4周、8周时分别处死6只,获取完整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从大体形态学上比较成骨量。取4周大鼠进行H-E染色,观察周围炎症反应,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新生成骨程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1—4周时H-E染色显示,脱细胞脱钙牙与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程度显著小于脱钙牙。实验2—取4周和8周的大鼠颅盖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骨缺损处新生骨量定量分析,显示植入脱细胞脱钙牙的骨缺损处成骨量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量(P<0.05)。4周时H-E染色结果显示,脱细胞脱钙牙周围的炎症反应程度与空白对照处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脱细胞脱钙牙周围新生的成骨细胞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脱细胞脱钙人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成骨诱导能力和可塑性的生物支架材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塞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Bcl-2、BAX表达的影响
    魏立, 周琦, 江莉婷, 李宁, 高益鸣
    2018 (5):  402-408.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4
    摘要 ( 222 )   PDF(4579KB) ( 192 )  
    目的: 观察利塞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显微结构、抗凋亡因子Bcl-2、凋亡因子BAX表达以及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只),即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和RIS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然后给予利塞膦酸钠);造模3个月后,取各组大鼠下颌骨进行micro-CT扫描,并通过TUNEL染色以及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下颌骨骨细胞的凋亡。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牙槽骨丧失和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多;RIS组与OVX组相比,骨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V/TV显著增加,Bcl-2 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增加(P<0.05)。结论: 利塞磷酸钠增加下颌牙槽骨中Bcl-2的表达和Bcl-2/BAX的比值,部分逆转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牙槽骨丧失,减少下颌骨骨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婵, 郑凌艳, 石欢, 俞创奇, 曹宁宁
    2018 (5):  409-415.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5
    摘要 ( 265 )   PDF(5797KB) ( 185 )  
    目的: 检测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antigen-2,BST-2)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唇腺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探讨BST-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以期为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pSS患者及30例对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唇腺组织中BST-2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唇腺组织中的BST-2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通过分选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实时定量 PCR明确BST-2异常表达的淋巴细胞亚群,唇腺免疫组织化学连续切片染色验证。慢病毒转染人B淋巴细胞系以过表达BST-2,CCK8检测BST-2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患者相比,pSS患者唇腺组织中BST-2表达升高,阳性细胞主要是浸润腺体的B淋巴细胞。同时,pSS患者外周血CD19+ B细胞BST-2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升高。过表达B细胞中的BST-2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BST-2在pSS患者外周血及唇腺组织中表达升高,BST-2主要定位于B淋巴细胞。推测BST-2通过促进B细胞在腺体中的增殖和浸润,从而参与pSS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与常规方法修复口腔口咽癌缺损的疗效比较
    周斌, 庄秀妹, 陈伟良, 张大明, 王勋明, 周家敏
    2018 (5):  416-419.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6
    摘要 ( 293 )   PDF(3143KB) ( 217 )  
    目的: 比较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和常规方法制备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口腔口咽癌术区缺损的效果。方法: 纳入口腔、口咽癌患者9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根治手术,并采用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51例)或常规方法制备胸大肌肌皮瓣(40例)转移修复术区缺损组织。结果: 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和常规方法制备胸大肌肌皮瓣的血管蒂长度分别为22~28 cm和18~22 cm,皮岛大小分别为5 cm×8 cm~7 cm×14 cm和6 cm×7 cm~8 cm×17 cm。术后随访6~36个月,经腋前线进路的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组患者的肩部活动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并且供区的美观性更佳。结论: 与常规方法相比,延长节段性胸大肌肌皮瓣的蒂部更长,术后患者的肩部活动度与供区更美观,在口腔口咽癌术区组织缺损修复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存翼外肌附着的颞下颌关节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术效果评价
    王翔宇, 白果, 董敏俊, 霍亮, 郑吉驷, 陈敏洁, 杨驰
    2018 (5):  420-424.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7
    摘要 ( 368 )   PDF(3639KB) ( 255 )  
    目的: 探索一种保存翼外肌功能的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式。方法: 对3例因严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行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的患者,采用髁突截骨下降的方法保存翼外肌附着,避免传统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术中切断翼外肌对翼外肌功能所造成的损害。通过术后1年连续随访,从影像学结果与临床效果两方面评估该方法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下降的髁突头与外侧移植的肋骨-肋软骨均贴合良好,无明显移位,肋骨-肋软骨与髁突头之间骨皮质连续,愈合良好;患侧翼外肌与髁突头附着紧密,肌束走行正常,未见明显肿胀、变形。术后连续1年的随访表明,采用保存翼外肌附着术式的患者,在开口度、前伸及侧方运动程度和饮食功能方面均恢复良好,且随着随访期的延长,下颌运动范围逐步增大。结论: 保留翼外肌附着的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在术后下颌运动的恢复方面优于传统的颞下颌关节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黏膜瓣用于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的效果评价
    李一颖, 杨学财, 候志军, 胡宁宁, 王俊伟, 初晓艺, 辛俊彤
    2018 (5):  425-430.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8
    摘要 ( 265 )   PDF(3984KB) ( 209 )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一期手术中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的效果,并对鼻底、鼻翼外形对称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 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的16例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恢复情况,拍摄正面、仰视照片,测量健、患侧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鼻孔高度及宽度,鼻的长度及宽度。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口腔-鼻腔瘘及鼻底凹陷,鼻翼塌陷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年鼻底宽度对称比0.79±0.15,鼻孔宽度对称比0.856±0.17,鼻孔高度对称比1.44±0.17,鼻小柱高度对称比1.62±0.48。结论: 非综合征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一期修复手术中采用口腔黏膜瓣,进行鼻底修复,不仅能减少口腔-鼻腔瘘的发生,还能严密封闭鼻底裂隙,恢复鼻底形态,并保持良好的鼻翼外形及鼻孔对称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持续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李梦雅, 孙宇, 姜虹
    2018 (5):  431-435.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09
    摘要 ( 664 )   PDF(3801KB) ( 269 )  
    目的: 比较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持续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组(试验组)、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使用前和使用后第1、3、5、7、14、21、28天的VAS疼痛评分、补救用药使用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总体满意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2组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筛选差异指标。结果: 共纳入104例患者,实际完成96例,包括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组49例、芬太尼贴剂组47例。2组患者基线可比,使用贴剂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追加盐酸曲马多的总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便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用于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持续性疼痛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贴剂相当,但其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PF诱导化疗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口腔鳞癌的疗效及对ING4、Annexin A1的影响
    李怀奇, 武和明, 丁旭, 叶金海, 吴煜农
    2018 (5):  436-440.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0
    摘要 ( 373 )   PDF(3750KB) ( 174 )  
    目的: 观察TPF诱导化疗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口腔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ING4、Annexin A1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口腔鳞癌患者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观察组给予TPF诱导化疗+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ING4和Annexin A1的表达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1年、2年生存率。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88.41%和58.57%,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690,P=0.000)。治疗前,2组患者ING4的阳性表达率和Annexin A1相对表达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ING4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Annexin A1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的改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及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受损、白细胞降低及放射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F诱导化疗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口腔鳞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短期生存率,其作用通过升高ING4表达水平、降低Annexin A1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方法与神经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孙蕾, 赵其荣, 郑浩
    2018 (5):  441-444.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1
    摘要 ( 504 )   PDF(2921KB) ( 383 )  
    目的: 调查分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500例口腔门诊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随访资料等,对比分析发生与未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明确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患者中,52例 (10.40%)发生IAN损伤。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手术切口、拔牙器械、拔牙术方案、术后其他并发症(血肿、感染、干槽症)均为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阻生形态、解剖结构、牙根和下颌管位置关系,进而评估拔除风险、个性化拟定手术方案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器械,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患者颌面部损伤后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
    李丽华
    2018 (5):  445-448.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2
    摘要 ( 309 )   PDF(3202KB) ( 270 )  
    目的: 调查分析女性患者颌面部损伤后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特点,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颌面部损伤后女性患者心理需求调查问卷》对我院320例颌面部损伤后的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进行调查。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颌面部损伤后,女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性8个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恐惧3个因子得分较高。在心理需求6个因子的得分比较中,得分最高、最具优势的需求为美需求,其次为生理需求。结论: 颌面部损伤后,女性患者心理状态总体呈现负性精神状态。护理人员应根据颌面部损伤后女性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快速渡过心情低潮期,最终达到躯体和心理的共同康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总结
    应用双侧唇红黏膜滑行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失5例报告
    梁贇, 杨育生, 吴忆来
    2018 (5):  449-451.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3
    摘要 ( 324 )   PDF(2032KB) ( 190 )  
    目的: 评价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失修复中应用双侧唇红黏膜滑行瓣再造唇珠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科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失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7~26岁,中位年龄13岁,平均14岁。于全麻下行双侧唇畸形矫正术,术中同期设计双侧唇红黏膜滑行瓣向下方滑行、转移再造唇珠,以达到再造唇珠、消灭口哨畸形的目的。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26个月,唇珠形态稳定,未再出现口哨畸形。整体上唇形态满意。结论: 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珠缺失、口哨畸形的修复方法较少,在唇红黏膜上保留原来需要被切除的瘢痕组织并通过适当修整、滑行、重建再造唇珠,消灭口哨畸形,可以得到稳定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9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回顾分析
    刘淑莉, 徐兵, 史俊
    2018 (5):  452-455.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4
    摘要 ( 398 )   PDF(3013KB) ( 300 )  
    目的: 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49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49例患者中,男33例,女16例;31%为交通事故伤,术后10例发生感染,1例咬合紊乱,1例关节强直,1例骨不连,并发症率为26.5%。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可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但仍有较高的感染率,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国际颞下颌关节外科发展史
    毛懿, 陈旭卓编译, 张善勇审校
    2018 (5):  456-459.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5
    摘要 ( 406 )   PDF(2990KB) ( 319 )  
    随着人类的进化,颌骨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颞下颌关节的问题一直伴随人类左右。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颞下颌关节疾病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早期的文字记载开始,颞下颌关节外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颞下颌关节外科取得的长足进步,离不开无数前人的尝试和努力。本文总结梳理了国际上颞下颌关节外科的发展历程,追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对面型影响的研究进展
    龚心仪, 江凌勇
    2018 (5):  460-464.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6
    摘要 ( 523 )   PDF(4141KB) ( 252 )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结构内紊乱疾病,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在青少年与成人均有分布。临床表现为关节弹响、疼痛、开口受限或咀嚼困难,也可无症状,结合磁共振成像可明确诊断。但由于关节盘移位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其对面型的影响及因果关系尚存争议,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探讨不同类型关节盘移位与偏颌、下颌后缩等面型的相关性,将髁突、关节盘与关节间隙、关节窝的结构与位置变化及可能的机制作一概述,为临床诊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牵引成骨术治疗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黎光伟, 沈国芳, 蔡鸣
    2018 (5):  465-468.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7
    摘要 ( 308 )   PDF(3422KB) ( 271 )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为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DO按牵引类型主要分为内置式牵引(intraor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DO)和外置式牵引(extraor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EDO)2种,在大距离前徙上颌骨时,唇腭裂牵引成骨术后的长期稳定性和复发的报道还很少。本文就牵引成骨治疗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术后的长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唇腭裂患者牙龄与骨龄关系研究进展
    师佳君, 陈振琦
    2018 (5):  469-474.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8
    摘要 ( 528 )   PDF(5457KB) ( 172 )  
    牙龄与骨龄常被临床医师用于评估患者的牙发育程度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以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许多研究显示,唇腭裂患者的先天发育缺陷常常导致其牙龄与骨龄滞后,这对临床医师把握其序列治疗的时机提出了较大挑战。因此,深入了解唇腭裂患者牙龄与骨龄的相关性及影响牙龄与骨龄的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分别从唇腭裂患者牙龄与骨龄的研究现状,影响牙龄与骨龄的因素,两者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腓骨肌皮瓣修复6岁儿童创伤性口腔颌面部缺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江灿洋, 黄立, 李军, 邱宇, 高炳菊, 林李嵩
    2018 (5):  475-477.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19
    摘要 ( 362 )   PDF(2146KB) ( 204 )  
    临床上造成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原因主要有肿瘤、瘢痕切除和创伤等,但很少有切割伤导致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报道,儿童更为罕见,在治疗上具有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本文报告1例制备游离血管化腓骨肌瓣带有巨大皮岛修复重建6岁儿童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重度缺损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舌下腺原发性成釉细胞瘤1例报告
    马超, 焦建军, 靳书滨, 王静, 程兵坤
    2018 (5):  478-480.  doi: 10.19438/j.cjoms.2018.05.020
    摘要 ( 359 )   PDF(2001KB) ( 253 )  
    本文报告1例原发于舌下腺的成釉细胞瘤患者。查体见该患者左侧口底相当于左舌下腺区一卵圆形肿物,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物位于左舌下腺区,未侵及下颌骨,上、下颌颌骨无明显异常。完善术前检查,明确无绝对禁忌证后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物与舌下腺密切相关,且符合成釉细胞瘤病理表现。术后7 d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肿瘤无复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